綿陽新聞網訊 以“智領時代,能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于12月5日至8日在青島舉行。在這場全國賽事中,綿陽8名選手榮獲1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
此次大賽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主辦,是我國面向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領域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參賽范圍最廣的國家級一類職業技能大賽。
大賽圍繞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趨勢,對接崗位需求設置了智能硬件裝調員(智能傳感器與邊緣計算方向)、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S(人工智能視覺技術應用方向)、人工智能訓練師S(人工智能工業應用場景搭建方向)、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S(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飛行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5個賽項,每個賽項又分為職工組和學生組兩個組別,采用雙人團體賽的形式進行,吸引全國30個省(區、市)的900余名頂尖技能人才同臺競技。
期間,綿陽市公共實訓基地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訓中心積極響應大賽號召,認真組織選拔工作,通過層層篩選和嚴格培訓,最終選拔出8名優秀選手參加三個賽項的角逐,分別斬獲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S(人工智能視覺技術應用方向)一等獎、智能硬件裝調員(智能傳感器與邊緣計算方向)二等獎、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S(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二等獎和三等獎。
榮獲一等獎的2位選手
今年,人工智能產業被列為四川一號創新工程,綿陽市被列為全省人工智能產業主要承載地之一。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綿陽已形成涵蓋大模型垂直應用、仿生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整機應用等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正加快建設四川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產業“求賢若渴”,人才“精準匹配”。近年來,綿陽始終堅持把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構建公共實訓、技能競賽、成長激勵“三大體系”,通過實施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全鏈條改革創新,著力培育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技能人才,打造職業能力建設創新改革先行區,引導越來越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今年5月,綿陽選手劉琦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的電工(職工組)比賽項目中喜獲銅牌,成為四川省參加全國競賽電工項目獲得的最高獎項;2023年9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閉幕式上,綿陽12名選手共獲得1枚銅牌和7個優勝獎,2名選手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厚重的“人才賬本”,不斷夯實綿陽高質量發展的“家底”。
市公共實訓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秉持“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建”的理念,不斷優化培訓體系,提升培訓質量,為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作出更大貢獻。也期待廣大技能人才能夠積極參與到職業技能培訓和競賽中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競爭力,為實現個人價值和推動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涪江觀察記者 彭紫薇/文 市公共實訓基地供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