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揮資源優勢 聚焦特色產業
擂鼓鎮推進鎮域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康養健中藥材護膚品生產線
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是北川工業類鄉鎮抓經濟發展試點鄉鎮,在推進鎮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擂鼓經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擂鼓依托中藥材等資源稟賦,采取打造小微工業園、引育市場主體、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等務實舉措,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鎮域經濟發展能夠推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附加值和競爭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物質基礎。擂鼓鎮五星村以種植黃連等中藥材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從最開始的村干部帶頭種,到后來家家戶戶種,在村“兩委”的帶動下,黃連種植逐漸形成規模,成為村里致富增收的重要產業。
12月6日,記者來到五星村,村民們正在黃連地里除草。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余紹容介紹,如今五星村黃連種植面積已達2000多畝,實現年產值100萬元左右,“2023年,黃連市場價創下新高,村里的黃連最高賣到了每公斤340元,咱們村真正用苦黃連給老百姓帶來了甜日子。”。
眼下,擂鼓鎮引導四川康養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五星村、雙流村合作投資建設數字化利得膜鋼結構大棚。大棚主體已完工,預計明年初就可以進行種苗繁育。“智改數轉推動傳統種植數字化,加速傳統產業發展。有了這個數字化大棚,預計新培育白芨種苗100萬株,創建白芨GAP種植示范基地3畝,大幅提升中藥材品質。對于村上來說,還將帶動村民務工,增加20人左右的就業崗位,帶動村民增收。”余紹容說。
中藥材種植問題解決了,銷路如何拓寬呢?康養健總經理楊文介紹,公司與五星村和雙流村簽訂中藥材回收協議,解決村民中藥材銷售難題。記者在康養健公司中藥材加工車間看見,較以往傳統人工加工不同,公司引進了智能化設備更高效地加工中藥材,只見在高科技設備精細化操作下,一份份中藥材護膚品生產出來了。楊文表示,擂鼓鎮致力于打造小微工業園,采取抱團發展方式,引導產業相同或相近的小微企業聚集布局,促進產業集聚集約成鏈發展,“我們與五星村等合作形成了產業鏈發展趨勢,從中藥材育苗種植,再到回收中藥材進行初加工、深加工制成各種各樣的中藥材產品。未來,我們的合作還將更加緊密,帶動周邊更多村子一起發展。”
鎮域作為“上聯城市、下接農村”的關鍵節點,是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與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擂鼓堅持招大引強與培大育強一體推進,圍繞“食藥”“建材”等產業,建立健全“個轉企—小升規—規壯大”企業梯度培育機制。2024年1月新增盛榮物流企業1家,培育小郭家、輪馳商貿、金中環保等企業3家,均在11月實現月度升規。
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擂鼓緊抓宜居宜業鄉鎮建設,聚焦痛難點整治賦能人居環境“提質”“增顏”。漫步擂鼓鎮口袋公園,綠樹成蔭,健身器材齊全,村民三三兩兩沿著步道散步。“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山,堆滿了建筑垃圾,口袋公園地處擂鼓中心位置,經過改造后,這里成為我們每天都要來逛一逛的公園。”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的擂鼓坪社區村民周蓉告訴記者,不僅是這里,擂鼓到處都在進行環境整治,擂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擂鼓鎮是全國衛生城鎮,自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擂鼓鎮先行先試,開展全面整治,小到街角拐彎處,大到拆除違規搭建,著重聚焦綜合提質的困點、難點、痛點,狠下功夫,以創新理念、實際行動提升人居環境,形成了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
鄉鎮興則農村興,鄉鎮強則縣域強。下一步,擂鼓鎮將錨定新質生產力要求,大力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按照食品醫藥產業園區定位,依托擂鼓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全力打造北川中藥材加工集散地,切實發揮資源整合、價值輸出核心作用,為北川建設貢獻新的更大力量。(記者 唐舒琪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