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審議并通過我國“羌年”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9年,“羌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羌年是羌族一年一度的傳統新年,羌語中意為“吉祥歡樂的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慶典,相關活動通常持續三至五天。在此期間,羌族民眾舉寨團聚、祭天祭祖、祈福驅穢、慶祝豐收。該遺產項目是集民間信俗、口頭傳統、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實踐,也是承載著羌族民眾社會實踐、生活經驗、傳統知識和倫理規范的文化空間。羌族民眾通過參與節慶活動表達對日月山川和自然萬物的尊重,維系著自身與祖先和鄉土的歷史記憶和情感歸屬。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