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走進安州區雎水鎮白河村,田園風光如畫,文明之風撲面而來,一幅生態優美的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擇善而從,新風漸起。白河村成立紅白理事會,邀請德高望重、甘于奉獻、組織協調能力強、村內有影響力的黨員、群眾等擔任理事會成員,并主動聯絡分包村民小組,帶頭倡導紅白事新辦簡辦的文明風尚,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把文明“新風”吹進白河村群眾的心坎里,引領鄉風文明建設新風尚。
白河村建立“堡壘型+服務型”基層治理模式,積極發揮“紅色網格”前沿陣地作用,實行“一網格+一黨支部(小組)”模式,將村委會陣地打造成黨員活動、村民議事、為民服務、科技傳播、文化活動中心,設立民情驛站為村民參與基層治理暢通途徑。
村民們的生活也在改造中悄然發生著變化。白河村一方面制定完善村規民約,開展村容戶貌治理全民行動,利用農民夜校、村村響廣播開展文明衛生知識的宣傳、講解,引導群眾由“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的良好文明衛生習慣。另一方面,與村民一同商議制定加扣分項目及實行群體評分等措施,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到環境提質增效中來,打造美麗宜居村莊,穩步提升村民居住環境。
文明雖看不見,卻是一個鄉村的財富和底色;鄉風雖摸不著,卻能讓人心齊、干勁足。白河村抓住緊鄰省級名勝風景區白水湖的地理優勢和冬水田多、水源充足的特點,集中流轉土地發展蓮藕種植,做活“荷花經濟”,同時利用雎水鎮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打造具有雎水文化底蘊的鄉村旅游,讓當地群眾“動”起來、文化資源“活”起來、旅游消費“熱”起來,走出了一條產業融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發展之路。(記者 郭若雪 楊方彧)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