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設置一排排石墩阻攔車輛進入,本是為了給群眾提供更寬敞、舒適的活動休閑空間,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然而近日,有市民反映,城區部分廣場的阻車設施不僅阻止了電瓶車,更阻礙了行人正常通行。
記者實地走訪,在涪城區長虹國際廣場的人行道上看到,阻車的石墩如同棋盤上的棋子般緊湊排列。市民們在此處通行時,遭遇諸多困擾,正常行走時雙腳都要小心翼翼地卡著石墩間的狹小縫隙才能通過,而那些推著嬰兒車的市民則只能將嬰兒車抬高通行。“我每次帶寶寶出來散步,走到這兒都得把嬰兒車抬起來,特別費勁。”市民王女士說。
“正常人走這過,都要卡起走,殘疾人呢?”市民陸先生說。
不僅如此,不少市民還紛紛吐槽石墩的美觀問題。市民李女士直言:“你看看這些石墩,毫無設計感,密密麻麻地擺在這兒,多影響城市的美觀啊。”
隨后,記者來到涪城區萬達廣場美食街入口的人行道處,這里設置了密密麻麻的擋車立柱,同時還有不銹鋼護欄。記者用鞋子丈量后發現,其間距竟然不足40厘米。這樣狹窄的距離,對于推嬰兒車的市民來說,無疑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寶媽趙女士抱怨道:“這設計不合理。我就想帶寶寶來美食街吃點東西,但是這里太窄了,而且這一片又是商業區,經常有寶媽帶著孩子活動,應該設計寬一點。”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涪城區凱德廣場。這里設置的是金色不銹鋼U型護欄擋車器,其U型開口寬度約為80厘米,足以讓各類推車順利通過。記者在現場觀察到,推車的市民能夠順利通行,絲毫沒有受到阻礙,同時也有效地攔住了非機動車,避免其駛入廣場。
針對該情況,記者聯系到屬地街道。涪城區工區街道城市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馮軒表示,涪城區這三處廣場上的設施,其初衷均是為了實現人車分流,阻擋非機動車進入廣場區域。不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確給來往群眾帶來了不便。后續他們將積極與廣場物業進行協商。
“下一步,我們街道將通過問卷調查、社區會議等方式收集意見,充分聽取市民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反饋;同時,積極與長虹國際城、萬達的物業進行協商,對廣場設施進行優化,比如在擺放石墩時,能有60到80厘米的間距,以方便輪椅、嬰兒車等順利通過;最后,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增設清晰醒目的指示牌,同時,研究廣場設施的美學設計,使石墩成為廣場的景觀元素,而不是突兀的障礙物。”馮軒說。
記者手記
廣場設置阻車設施,以達到人車分流的目的,能夠有效減少交通事故的風險,為市民提供相對安全、舒適的步行空間,這對于構建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間體系有著積極意義。
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刀切”的擺放方式并不可取。城市是一個多元包容的空間,有著各種各樣的出行需求。如果僅僅著眼于“人車分流”這一單一目標,而忽視了其他群體的基本權益,那么即使實現了表面上的交通秩序井然,損害的也將是城市的溫度與人文關懷。
(涪江觀察記者 陳歡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