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廣西梧州市發揮獨特區位優勢,引導交界地鎮村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建共建,推動兩地在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方面強化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難題共解、共融發展。
黨建引領發展的核心是把黨建動能轉化為發展勢能,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尤其是把地域相近、人文相親的基層黨組織進行打包整合,能夠更好地在興產業、惠民生上實現貫通融合。強化“近鄰”黨建,用一盞燈點亮另一盞燈,讓黨建引領發展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圍繞黨建交流、產業共建、基層共治等重要環節,強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讓抱團取暖、攜手共富呈現更多可能。
組織聯建,打破地域界限,凝聚發展共識。基層黨組織,是引領發展、護航改革、推動共富的戰斗堡壘。敢于打破地域限制,堅持組織聯建,不僅是基層黨建模式的創新,也是攜手共富的有益探索。組織聯建,可以更好地促進鎮與鎮、村與村之間圍繞共同富裕,進一步打破地域限制、實現要素交流和信息互通,形成一種攜手共進、共謀發展的新共識。
產業聯營,壯大共富合力。實現興產富民,離不開黨群攜手、地區聯建。以“近鄰”黨建為抓手,圍繞培育壯大集體產業,實現土地、資源、人才的共享共用,為培育鄉村振興龍頭產業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依托產業聯營,實現發展共謀、風險共御,不僅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也能在聯營共建中凝聚起抱團共富的強大合力。
生態重構,激活發展潛能。生態友好,干群有為。優良的創業生態,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條件。矛盾糾紛能夠及時解決、風險隱患能夠及時化解,如此一來,共富之路才會更光明、發展之路才能更暢通。探索“近鄰”黨建,可以更好地構建干事創業新生態,不斷推動基層煥發出攜手共富的激情與活力,從而激勵黨員干部帶動農民群眾上項目、興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抱團實現致富增收。
地域上的接近、人文上相親,是聯建共富的天然優勢,也為組織聯建、產業聯營、生態重構提供了有利基礎。產業聯營輻射帶動地域相近鎮村攜手干事創業,組織聯建讓黨建惠民功能不斷向基層延伸拓展;依托近鄰黨建,促進鄉村振興各類要素的貫通融合,持續拓展抱團共富新視野,點燃幸福生活新期待。(吳沁珍)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