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云調研農業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對綿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富民產業,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見實效、上臺階。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黃朝陽參加。
李云來到安州區秀水鎮,走進田間地頭開展巡田工作,詳細了解糧食收成、土壤墑情等情況。他強調,要堅決扛牢國家糧食安全責任,積極對接落實中央對糧食生產的一攬子支持政策措施,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行農業機械化智能化作業,擴大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規模化經營,落實落細各項惠農補貼政策,從“良種、良技、良田、良機、良制”深度融合發力,全力以赴推動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分級落實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整合監管執法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貢獻綿陽力量。
在安州區花荄鎮,李云邊走邊看,認真考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情況。他強調,要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因地制宜搞好鄉村規劃建設,充分尊重農民群眾意愿,突出務實管用、簡便易行,合理確定建設優先序,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促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要立足各地資源稟賦,有效盤活利用農村資源,大力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就業容量大、促進農民致富增收的產業,強化龍頭企業培育,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真正讓農民群眾得到實惠,同時要著力抓好鄉村人才振興,靈活運用政策吸引一批愛農村、懂農業、有技術的返鄉創業人才,盤活鄉村里知鄉情、懂鄉事、敢創新的“土秀才”,加快構建素質優良的鄉村振興生力軍。
調研中,李云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手段。全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學深學透、用好用活“千萬工程”經驗,堅持系統思維,深挖特色優勢,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努力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好樣子”。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抓好防返貧動態監測、特色產業帶動、人居環境整治、惠農政策落實等各項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要狠抓產業發展,有效盤活利用農村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特色產業,積極培育休閑康養、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夯實新型食品、精深加工等富民產業基礎,促進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農民收入“雙增長”,真正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要積極爭取增量政策支持,提升支農惠農政策知曉率,強化財政金融支撐保障,推動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積極幫扶農業企業,持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副市長吳明禹,市政府秘書長余青根,有關區和市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
(涪江觀察記者 劉鑫 王敏/文 張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