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以“創新核技術 引領核醫療”為主題的中國(綿陽)科技城2024年核醫療創新發展大會暨涪江實驗室、國家衛生健康委核技術醫學轉化重點實驗室年會在綿陽科發鉑驪酒店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夏佳文出席大會并作專題報告,2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核醫療領域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探討核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
核醫療是未來醫療領域最具科技含量的方向之一。綿陽作為四川省核醫療發展“一鏈四極”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勇闖“藍海”? 這場大會上,綿陽用實際行動作答——
涪江實驗室
涪江實驗室由綿陽市委、市政府聚焦核醫學領域,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支撐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戰略定位,圍繞核素及其藥物、核醫療設備、臨床轉化等方向,集聚國內外優勢科技資源,對標天府實驗室標準建設而成。在主會場,涪江實驗室主任彭述明發布了綿陽市2023-2024年核醫療重要成果:
已建成全國首個集研發、生產、配送、醫療于一體的核醫療健康產業園,吸引了中廣核技質子治療裝備基地、國通(綿陽)新藥放射藥研發生產基地等17個項目入駐。
在醫用同位素自主供給、放射性藥物研發、核醫療裝備研制、臨床應用及共性技術與產品五大領域,綿陽取得了14項突破性成果,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國家衛健委核技術醫學轉化重點實驗室
國家衛健委核技術醫學轉化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依托綿陽市中心醫院建設,聚焦醫用回旋加速器、放射性藥物研發、FLASH放療裝置及輻射損傷防治藥物四大研究領域,兩年來已實現了多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
其中
運用國產首臺醫用回旋加速器生產制備的核素,已累計服務患者2000余名。
與中物院組建的FLASH聯合研究團隊研發出世界首個高能X射線FLASH放療實驗裝置,并已實現設備小型化,預計明年6月進行型檢,隨后將開展全國性臨床試驗。
會上,還介紹了實驗室的基本情況、研究成果、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等。
游仙區核醫療健康產業園
游仙區核醫療健康產業園規劃用地4000畝,建成10KV雙回路供電專線、日處理500噸的電子束輻照污水處理廠、2萬平方米GMP放藥廠房,形成了包括實驗室研究平臺、放藥銷售、運輸、放廢處理等在內的完整核醫療健康產業鏈。
綿陽核醫療醫院
為推動核技術的臨床應用,更好地服務百姓,當前,綿陽市正大力推進“綿陽核醫療醫院”建設。會上,以視頻形式展示了“綿陽核醫療醫院”建設情況。據悉,該院將于今年年底掛牌運營。
綿陽正舉全市之力,依托核技術優勢資源,將核技術應用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加快推進核醫療產業建圈強鏈,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核醫療產業高地,積極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堅強保障。
據了解,大會設置了主會場和四個分會場,除成果發布外,還涵蓋50場相關專題講座。
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羅春彥、副市長鄧輝出席大會并致辭。
(涪江觀察記者 彭雪 何茂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