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一座紅色基因之城,孕育出寶貴的“兩彈一星”精神。
10月30日晚,“科技”綿陽 “城”納賢才——綿陽市2024年招才引智活動成都(四川大學)專場,就把“兩彈一星”精神以情景宣講的方式帶到了四川大學,為該校300余名師生帶來了一場跨越時空、震撼人心的紅色洗禮。
晚上7點,隨著大幕徐徐開啟,大屏幕上開始閃爍出一幅幅珍貴的照片,把現場觀眾的思緒一下子就拉到了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
朱光亞寫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錢學森的歸國之路、科研人員們加班加點計算原子彈數據模型……情景宣講課程《記憶里的“兩彈一星”》主要以于敏、朱光亞、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和從事“兩彈一星”研制的科研工作者的感人事跡為基礎,通過情景再現、歌曲演唱、舞蹈等形式,生動詮釋“兩彈一星”精神的豐富內涵。
宣講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全場觀眾沉浸在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濃厚氛圍中,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心靈的震撼,不少同學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看著舞臺上的宣講,鼻子很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四川大學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寧張弛說,“情景再現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更加深入感悟了“兩彈一星”精神內涵,更加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為中國富強而奮斗。”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人文科學試驗班本科生劉雨欣說,在這個情景宣講里面,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為了不讓錢學森回國,美國進行了重重阻撓,但他絲毫不肯妥協,為國獻身的精神讓她很有感觸。她說:“作為一名文科生,也許我不能像他們一樣在科學領域做出大的貢獻,但我會努力成為紅色故事的講述者、先輩先進的學習者、革命精神的傳承者,讓科學家們這種舍己為國的精神歷久彌新。”
(陳勇 李清云 涪江觀察記者 鄧勇 文/圖/視頻)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