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綿”越千里 向“冀”而行
綿陽市“文化三推”河北行精彩登場
在石家莊文化廣場,當地市民與白馬姑娘小伙跳起了圓圓舞。
綿陽新聞網訊 跨越千里、以文為媒。10月28日,綿陽市“文化三推”河北行活動啟幕。當日,系列活動中的“綿陽展”(非遺活態展示及文創產品展銷)、“平武‘冀’憶感恩同行”主題攝影展、“來綿陽領走1只‘大熊貓’”活動在石家莊文化廣場(河北博物院前)舉行。
作為呈現綿陽文化元素、體現巴蜀人文風情與現場演繹互動的重要載體,“綿陽展”設置綿陽館、李白文化長廊、平武主題館、熊貓趕場館、報恩饗禮農特產品展示館以及展演區6個功能區,按照“風景、風情、風物”設計理念搭建,帶來精彩薈萃的非遺文創、種類繁多的民族工藝、琳瑯滿目的名優特產,讓來到現場的石家莊市民朋友在“家門口”一站式打卡綿陽文化。
其中,綿陽館重點展示綿陽獨特的文旅資源、文創產品、非遺傳承等內容。作為“大熊貓第一市”,綿陽將熊貓元素帶到了展區現場,展館門口擺放著憨態可掬的熊貓模型,館內有各式各樣的熊貓文創產品,并推介綿陽文旅資源,展示草編、羌繡、剪紙、水磨漆等非遺技藝和特色產品。活動現場,省級非遺傳承人與當地市民朋友現場互動,展現綿陽深厚的文化底蘊、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現場設置了“兩彈城”微型博物館,更是讓當地的市民朋友沉浸式感受了一番綿陽文化魅力。石家莊市民周英說:“很多年前我就知道了綿陽這座城市,但沒有想到綿陽有這么美的風景和這么深厚的文化積淀,光是看看這些明信片就已經心生向往了,以后我一定會去綿陽感受一下。”
在平武主題館內,平武文創產品吸引眾多當地市民駐足。
綿陽是李白故里,李白文化長廊設置了“少年李白數字人”形象,陳列了以李白為主題的近現代書畫作品和李白詩意繡、炳林毛筆等文創產品,館內設置了合影區、詩詞互動區,讓當地市民朋友在參與中拉近了與綿陽的距離。
作為“文化三推”河北行活動主題縣,平武主題館設置上使用大熊貓造型進行搭建,重點展示平武文創產品、民族服飾、非遺項目。館內有搟氈帽、雕曹蓋、織花腰帶等白馬非遺技藝展示,讓更多人充分感受“秘境平武、熊貓家園”的獨特魅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平武主題館前設置了專門區域為河北市民朋友發放主題卡包,卡包內裝有8張明信片,分別印有綿陽七曲山、兩彈城、竇圌山、羅浮山、白水湖、九皇山、越王樓、報恩寺等4A級景區的秀美風光。“憑借明信片到綿陽這8個景區旅游,可以享受免首道門票福利。”面對接踵而來的當地市民,工作人員邊發邊講。寵游客不僅僅體現在免票上,到綿陽旅游的河北市民還可以在這8個景區售票點蓋印“大熊貓”專用章,現場領取1份大熊貓文創產品,集滿全部8個章后,可以得到一份神秘的“熊貓”大禮包。
優選“綿陽好物”,在熊貓趕場館內,綿陽帶來綿陽米粉、安州皮蛋、中壩醬油、黃天鵝雞蛋等綿陽老字號、地標性農特產品。報恩饗禮農特產品展示館獻上平武縣“報恩饗蜜、報恩饗茶、報恩饗珍、報恩饗味、報恩饗梅”等“報恩饗禮”系列農特產品,讓河北市民朋友品嘗“舌尖上的綿陽”。工作人員還現場發放了消費券,供河北市民朋友們“一站式”逛展、購物。(劉斌 記者 任露瀟 鄭金容 劉曾太/文 任明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