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助力知識產權保護
全市首例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案完成
綿陽新聞網訊 “謝謝法院,現在我們心里踏實了!”近日,喜悅的聲音從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傳來,全市首例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案圓滿落幕。
這起案件源于設計專利權糾紛。我市某酒業公司是某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所有權人,發現江油某經營部銷售的產品侵犯了該公司所有的外觀設計專利權,該公司于2023年11月17日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提交相關證據材料,請求處理該專利侵權糾紛。經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專利糾紛行政調解協議。
“協議達成了,要是對方不履行相關義務怎么辦?”面對當事人的疑慮,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積極與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對接,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立案受理該起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案件。在對當事人提交的各項材料進行審查后,向當事人送達裁定書,確認雙方所達成的行政調解協議有效,當事人應當按照調解協議的約定自覺履行義務,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據了解,這是全市首例經過司法確認的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案件,填補了綿陽法院在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的空白。“該案件短期內實現受理行政糾紛、組織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完成司法確認的全過程,節約了訴訟資源,提升了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處理效率,體現了知識產權糾紛處理中行政及司法的銜接配合與有機互補,實現‘訴訟零成本’。”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司法確認程序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的一種。它是依據雙方當事人的申請,對當事人達成的民事調解協議進行自愿性、合法性審查,并賦予其強制執行力的非訟程序。同時,申請司法確認的案件,法院不收取任何費用。因此,相比于訴訟程序,司法確認程序具有更為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特點。經過司法確認后,若一方不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義務,另一方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我市法院將持續加大重點領域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完善專業化審判體系,深度回應市場主體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司法需求,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以司法擔當助力全市知識產權事業蓬勃發展。(記者 鄧勇)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