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榨菜種植
綿陽新聞網訊 初秋時節,三臺縣秋林鎮樹木林立、郁郁蔥蔥。近日,記者在秋林鎮官井溝村榨菜種植基地看到,10余名種植戶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忙著翻土、起壟、打窩、丟肥……不一會兒,一大片“青菜頭”種植完成。
“榨菜育苗最佳時段為每年的白露節前后一周,我們預計9月15日前完成1500畝榨菜育苗播種。”秋林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譚定勤表示,“榨菜生長期短,且種植成本低、風險小、見效快,通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帶動群眾就近就業和持續增收。”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在鄉村振興如火如荼之際,如何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產業,成為秋林鎮黨委政府思考和實踐的重要課題。今年,秋林鎮結合當地農業資源優勢,通過實地考察、深入調研、科學研判,在充分了解群眾種植意向后,與梓滋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1500畝收購合作協議,采用“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模式,實行訂單化種銷模式,實現“種植前有訂單、種植中有服務、種植后有保障”,解決了農民“種出來賣不掉”的后顧之憂,確保榨菜產量高、品質優,讓群眾收入更有保障。
“以前每到‘青菜頭’收獲的時候,總擔心菜價不穩定,個頭小的又擔心老板不收,現在有公司定向收,還有技術支撐,我有信心將榨菜種植好。”官井溝村4組種植大戶顧旭明笑呵呵地說,“我家有10多畝地,一直以種植玉米、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為主。我算了筆賬,一畝榨菜平均產量約5000—6000斤,按照保底價0.3元一斤,除去農資、人工成本后,每畝凈利潤可以達700元以上。”
秋林鎮黨委書記王坤華表示,目前該鎮依托生態農業資源優勢,投資近500萬元新建50口標準化腌制窖池,投資150萬元新建大米加工廠,將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鏈,拓寬生產銷售渠道,實現群眾家門口就業、田間地頭里增收。該鎮將按照“集中連片、規模建設、試點推進”的思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支持,加快全鎮土地流轉,夯實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基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帶領群眾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好。(劉慶 綿報融媒記者 李春梅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