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街道規范停車(涪宣攝)
干凈整潔的市容環境,是文明之城最直觀地展現。今年以來,涪城區城郊街道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為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精神動力,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位于城郊街道的虹高市場,是每天人流最大的地方。近日,記者走進虹高市場,過道寬敞干凈,菜攤子、肉攤子、魚蝦攤子、水果攤子……各種攤位秩序井然。
“現在逛市場就跟逛超市一樣,不僅物美價廉,環境衛生也做得相當好,在這里買菜感覺很舒適,心情也很好。”家住附近小區的王女士介紹道,因為市場離家近,一日三餐的物資都從這里采購。
記者了解到,虹高市場的“蝶變”得益于城郊街道創新的“城管+生態環境+社區”的聯席工作機制。“在環境整治中,我們對臨江生活服務區、虹高市場等重點點位實現網格化管理。”城郊街道黨工委委員、街道辦副主任宋恒丞介紹,街道先后開展占道經營、環境衛生等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治理城市頑疾、補齊治理短板。
今年以來,城郊街道投入整治經費40余萬元,整治占道經營430余起、清理小廣告450余處,推動城市“硬件”“軟件”同步提升。
在外提“顏值”的同時,城郊街道還注重內增“氣質”,切實提升轄區居民生活品質。
通過整合村(社區)農家書屋、文化站等資源,全覆蓋建成“1所+13站”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豐富居民文化生活。依托元宵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轄區居民文明素養和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
陣地建好了,如何發揮作用?為此,城郊街道結合轄區自身實際,聯動轄區內志愿者、商戶等力量,共同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建、管、用”水平,成功打造了“童伴之家”“婦愛涪娃”等陣地活動品牌。
“目前我們街道有志愿服務隊伍40余支,注冊志愿者5900余名。”城郊街道黨建辦工作人員介紹,志愿者來自轄區各級黨組織、企事業單位、學校等,“今年以來,開展文明實踐活動400余場次,惠及群眾3萬余人。”
(楊海燕)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