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長鷹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鮮明提出“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精準發力”。鹽亭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全會關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結合自身實際,加快建設富有鹽亭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搶占賽道、勇挑大梁,奮力推動工業“點狀”突破。實體經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支撐,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省市相繼把能源化工列為工業興省、強市的支柱產業。鹽亭油氣資源優勢進一步凸顯,預估資源量超萬億立方米,具備發展能源化工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鹽亭將乘風而起、順勢而為,搶占能源化工“新賽道”,以“點狀”突破帶動工業發展整體躍升。扭住油氣勘探開發這一核心。主動融入國家天然氣(頁巖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建設,加大對蓬萊氣區和天府氣區鹽亭區塊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著力提升天然氣產能產量,力爭到2025年,天然氣年產量達到25億立方米。緊抓化工園區申建這條路徑。全力推動化工園區盡快落地,全面啟動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建成國際技術領先的天然氣處理廠,完善化工園區要素保障機制,深化“畝均論英雄”評價,培育標準廠房、功能配套等產業生態,夯實能源化工產業發展根基。錨定百億級產業集群這個目標。以天然氣制乙炔為龍頭,聚焦高端化工和精細化工,培育產業鏈核心企業,打造“天然氣+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能源化工產業集群初具規模、產值突破100億元。
夯基固本、多做貢獻,全力促進農業“鏈式”發展。百業農為先,農業現代化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根基。促進農業“鏈式”發展,構建立體多維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鹽亭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全方位夯實糧食根基。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力守住耕地保護紅線,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提升糧油播面和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能力,鞏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優勢,牢牢端穩手中“飯碗”。全領域做強農業品牌。全面提升“嫘之味”品牌知名度,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著力培育新“三品一標”優質農特產品。全力攻關“川鱖1號”“天府肉羊”和自主知識產權的蛋雞品種,力爭摘牌“中國西部鱖魚之鄉”“中國天府肉羊之鄉”“全省最大蛋種雞基地”。全鏈條發展農業產業。做足做深農產品精深加工文章,建成以優質糧油全產業鏈集聚發展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核心區,打造蛋雞、生豬、“梓江鱖魚”、藤椒、蠶桑絲綢、球宿根花卉全產業鏈生態圈,“一園一策”高質量建設現代化農業園區,推動農業生產供應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三鏈”同構。
深掘內涵、激發活力,不斷強化三產“龍頭”引領。現代服務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動力引擎,如今文旅產業已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龍頭”。鹽亭將充分發揮“千年古縣”的厚重歷史文化資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激活發展新動能。在文化傳承中尋找發展“原動力”。厚植千年文化底蘊,高品質辦好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持續擦亮“華夏母親之都、世界絲綢之源”金字招牌。配合支持張家壩商周遺址發掘保護工作,加大對蠶絲祖神傳說等42項非遺文化、回族火燒饃等51項非遺產品的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在優化供給中尋找發展“牽引力”。加快推進嫘祖圣境等重點文旅項目,推動嫘祖國家紀念公園創建國家4A級景區,全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旅游目的地。以全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示范縣為抓手,優化新老城區商業布局,打造城北新區“商業集聚區”,以場景業態“翻新”撬動消費擴容升級。在增量擴張中尋找發展“新活力”。以大興青峰村等傳統村落為載體,文同文化、岐伯文化、字庫文化等本地傳統文化為特色,培育一批生態觀光型、民族民俗型、農耕體驗型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綜合體,高水平打造農文旅融合示范鹽亭樣板。
(作者系鹽亭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