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我把之前在重慶檢查的相關報告帶過來,醫生說可以互認,我不用再重復檢查了。”不久前,李先生帶著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查的右側膝關節核磁共振平掃成像報告單來到綿陽市中心醫院,享受到了川渝兩地“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便利。
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群眾期盼的關鍵小事,也是需要重點突破的醫改任務,更是增進川渝兩地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
從2021年10月開始,綿陽市中心醫院被納入川渝兩地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第一批名單,涉及臨床檢驗互認項目16項,醫學影像檢查互認項目41項;2023年5月,我市出臺的《綿陽市全面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實施方案》涵蓋了川渝檢驗互認項目45項、檢查互認項目67項,并明確,到2023年12月底前實現川渝兩地有關文件明確的川渝毗鄰地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一直以來,我們以川渝兩地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工作為抓手,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底線思維,減輕患者負擔、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持續推動醫療服務工作走深走實,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2023年4月21日,涪江流域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大會在綿陽召開,我市與成都市、德陽市、遂寧市、廣元市、南充市、阿壩州和重慶市合川區、北碚區、潼南區、銅梁區共11地衛生健康委簽署了《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合作協議書》,將有效促進醫療資源合理利用、實現資源共享,減輕涪江流域5000萬群眾就醫負擔。
政務服務作為政府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也是推動川渝兩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重要力量,對于滿足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推動社會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自2020年以來,川渝兩地聯合發布了3批次共311項“川渝通辦”事項清單,涉及居民身份證換領及補領、開具戶籍類證明、新生兒入戶等民生事項。我市積極響應、狠抓落實,推動實現同一便民事項在川渝兩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行政審批結果互認。
2022年6月2日,市政務服務中心出臺《綿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川渝通辦”示范窗口建設工作方案》,進一步優化通辦事項審批流程,統一事項受理條件、申請材料、審查標準,健全通辦工作溝通協調機制,推進“川渝通辦”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2023年6月30日,涪江流域政務服務“涪江通辦”研討會在綿召開,涪江流域九地政務服務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共同圍繞“涪江通辦”推進工作建言獻策,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化涪江流域區域合作。會上,九地政務服務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了《涪江流域政務服務“涪江通辦”合作協議》,約定,九地將攜手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編制“涪江通辦”事項清單、落實“涪江通辦”“一件事一次辦”“免證辦”,推動電子證照亮證互認,暢通“涪江通辦”辦理渠道等工作。
扎實推進政務服務工作,綿陽一直走在前列。我市政務服務指標持續位于全省優異等次;2020年、2021年、2022年,我市連續三年四川省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評估處于全省優秀行列;2022年11月,我市政務服務中心獲評全省“川渝通辦優質窗口”……
這些都只是我市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縮影。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兩地協同推進公共服務,已奠定了良好基礎。而如今,綿陽正以奮楫揚帆之勢,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致力于滿足日漸多元的社會民生需求,為不斷提高川渝兩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貢獻綿陽力量。(綿報融媒記者 唐顯枚)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