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拼出發展新天地——寫在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召開之際
发稿时间:2023-07-20 08:22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位于園藝山的云上大學城創新港內,入駐團隊正各自進行科技攻關。大樓處,玻璃幕墻閃爍著實驗設備安裝調試的火熱畫面,讓人感受到“云上兩城”帶來的無限活力。

  5月6日,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智能制造產業園開園。 (視覺綿陽資料圖)

  國產大飛機C919圓滿完成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長虹集團研制的主蓄電池組和APU蓄電池組提供電源保障。“綿陽造”護航下,大飛機以追風逐電之姿,翱翔于藍天白云之間。

  藍天之下,一列滿載汽車及配件類產品的中歐班列從皂角鋪站啟程開往俄羅斯。聲聲汽笛正轟鳴陣陣,沿著這條“黃金通道”,綿陽產品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位于園藝山的云上大學城創新港內,入駐團隊正各自進行科技攻關。大樓處,玻璃幕墻閃爍著實驗設備安裝調試的火熱畫面,讓人感受到“云上兩城”帶來的無限活力。

  無論順著交通干線環視,還是在藍天白云中俯瞰,中國唯一科技城——綿陽,在今昔比照中總有動人的變化撲面而來。時間沉淀里,我們回首來時路,不斷奮勇前行。

  這條路連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牽掛。2023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看望慰問綿陽北川羌族自治縣石椅村干部群眾,勉勵大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鄉村振興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殷殷囑托讓人熱血沸騰。

  這條路承載著黨中央賦予的戰略使命。從2000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綿陽科技城的重大決策,到當下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戰略位勢得到極大提升,發展機遇前所未有。

  因時乘勢,克難奮進。綿陽堅定實施科技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生態美市“五市戰略”,一條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正在這里探索、延伸……

  定“高度”

  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在服務“國之大者”“省之大計”中貢獻綿陽力量

  6月7日,“四川造”首顆SAR衛星——“涪城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半個月后,衛星總重約300千克,最高分辨率達1米的“涪城一號”傳回首張綿陽市衛星遙感影像,綿陽三江大橋清晰可見。

  總投資60億元的空天產業項目簽約落戶涪城區,綿陽以此切入“新賽道”,從商業衛星逐步延伸至空間飛行器、火箭發動機和整箭研制產業……從遙遙相望到星際遨游,綿陽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觀察綿陽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國家發展版圖上找準其方位。

  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家三次賦予綿陽科技創新的光榮使命,為綿陽打上了“科技”烙印、注入了“創新”基因,科技創新已成為綿陽的核心價值和鮮明底色。

  今天,綿陽在全國創新版圖上依然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闖”與“試”22載有余,綿陽始終在致力于破解科研、市場“兩張皮”,科技成果轉化率特別是科研端向應用端的轉化不高的問題。去年以來,綿陽承擔起一項新的使命責任——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

  先行示范,意味著要承擔更大的責任、扛起更大的擔當,為全國作示范,標準之高、要求之高、期待之高,這是綿陽的新定位和新使命。

  勇于先行、當好示范,就是要率先探索、實踐制度創新。綿陽把實施科技立市戰略作為綿陽現代化建設的首要路徑,創造性推出了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科創基金小鎮、科技助理和“人才十條”“金融十條”“科創十條”等一系列打基礎、利長遠的創新舉措,持續提升創新能級,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

  勇于先行、當好示范,就是要先行探索,發揮示范作用。綿陽不斷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一方面將在綿院所、高校的科技成果向地方進行轉移轉化,實現科技協同創新發展。一方面打通各創新主體間的“壁壘”,組建由龍頭企業牽頭、科研院所和高校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

  今年6月,走進四川玖誼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一眼就看到擺在門口的3臺醫用回旋加速器。醫用回旋加速器,是制備放射性同位素藥物的關鍵核心設備。2021年,全球已有超過1500臺,不過,沒有1臺是“中國制造”。

  四川玖誼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通過自主掌握技術原理,實現了全部器件國產化,生產出打破國外壟斷的醫用回旋加速器。

  從政府主導、企業主攻到政策紅利釋放的新信號,綿陽以科技創新助力搶跑“新賽道”。今年5月,綿陽再次“加碼”,與在綿科研院所、高校和優質企業組建涪江(核醫學)實驗室,集聚國內外核醫療領域優勢科技資源,打造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化的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

  牢記使命,向“新”而行。綿陽站在服務國、省戰略的全局高度,堅定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謀“廣度”

  以科技驅動轉變產業發展,突破工業發展瓶頸,鑄就全市經濟的根基和優勢,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6月18日,四川六合特種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特冶中心,技術副主任韋家向正在對三聯冶煉高純凈高溫合金的冶煉爐溫進行把控,“為保證爐溫均勻性,必須采用手持式測溫槍對爐中料溫進行驗證。”

  如今,六合特種葉片鋼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百煉成鋼”的背后,映射出綿陽在統籌破與立中的發展之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

  盤點“綿陽制造”,“門類齊全,規模較大”的現代產業體系如何“大有可為”“大有善為”?

  “科技引領,不斷創新”如何讓“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產生源源不竭的“第一動力”?

  綿陽正堅定不移實施產業強市戰略。

  2023年春節后不久,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如戰鼓擂響,綿陽現場兌現和發布惠及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不僅激勵民營企業奮楫爭先,也吹響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

  “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如火如荼。綿陽正通過承載能力提升、優勢產業集聚、開放合作突破、鎮園之寶培育、“畝均論英雄”、創新平臺覆蓋、營商環境優化“七大攻堅”,突破工業發展瓶頸,鑄就全市經濟的根基和優勢。

  “綿陽制造”老底子如何煥發新活力?

  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22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百強榜上,綿陽是中西部地區唯一進入前20強的非省會城市,而且是排行榜上進位最多、最快的城市。

  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刻地體現在綿陽以科技驅動轉變產業發展的路徑上。3月27日,全市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簽約項目51個。其中,新賽道產業項目占13個,主要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核醫療等產業領域。

  今年以來,綿陽大力實施“新賽道”卡位競速行動計劃,積極搶抓“新賽道”產業發展“風口期”,全力招引一批專精特新型項目集聚成圈,把“新賽道”變成“主賽道”。

  數據顯示,2023年1-5月,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9.3%,占全市比重達50.2%。

  大量新生力量紛至沓來。一方面,產業巨頭和相關配套企業的到來,讓綿陽產業生態圈變得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帶動經濟轉型升級將有助于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創新發展能級。

  如今,在這片土地上,無數切片、場景、分析,都在述說一個道理:綿陽根基在工業、家底在制造業,建設現代化綿陽的“主引擎”在新型工業化。

  四川23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綿陽入圍3個,入選數量在全省地級市中排第一;“綿陽造”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前三的產品達到22種、全國前三的達到51種;科技城新區,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一年來吸引30家企業入駐;“綿陽造”啟動發動機及機載設備供電的航空應急電源系統護航C919安全飛行……新與舊統籌,質與量同行,內與外結合,產業力量支撐綿陽沖鋒“成渝副中心”。

  求“深度”

  打破盆地意識,“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主動出擊,吸引更多“好資源”投向綿陽

  一座城市要讓外界“叫好”又“叫座”,首先要樹立“好口碑”。在這方面,綿陽做對了什么?

  著眼于大,“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不斷尋求突破路徑。

  7月5日,綿陽市商務局產業融合發展科,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與無錫市一家會展公司仔細溝通,手中的筆記本上,已經記錄了滿滿一頁。7月底,綿陽市2023年“三推”活動將再次“啟航”,走進無錫市。

  破圈出擊,突破地域限制。2022年,綿陽啟動開放活市戰略,跳出“盆地”,先后赴廈門、東莞、蘇州等地開啟城市形象推廣、產業項目推介、特色產品推銷“三推”活動。

  探索前行,收獲更加豐實。一年多來,落戶綿陽的項目不斷增多,投資不斷增長:在廈門,18個項目簽約,總投資135.5億元;在東莞,27個項目簽約,總投資268億元;在蘇州,30個項目簽約、總投資525.63億元;在佛山,29個項目簽約,總投資411億元。

  立足于小,用優化營商環境這個支點來撬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今年5月,綿陽高規格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打響“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品牌。對外發布的一組數據,可“解碼”綿陽優化營商環境系統“打法”。

  數據顯示,2022年,綿陽營商環境總體指標水平保持全省領先,常態化開展“面對面聽取意見、實打實解決問題”活動,已召開183場“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座談會,收集問題2666個,已解決2458個,建立了問題征集、匯總、解決、反饋、結果公開、督查督辦工作閉環。

  綿陽艾薩斯電子材料公司副總經理呂中華感觸頗深,“提的問題都有回應,簡單、直接、高效、給力。我反映的本地面板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還不完整等問題,相關部門現場作出回應,表示將立即對接、認真研究、盡快解決。”

  綿陽以創新為引領,靠用心換取成效,拼出發展新天地,創新、拼搏、實干、進取成為了綿陽留給外界的“印象”。

  綿陽雙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胡波驚喜連連,所在地涪城區的工作人員帶著梳理好的政策材料上門服務。他表示,政府“點對點”的助企服務讓公司更有信心抓機遇、拓市場。

  實干為要,踐行“一線工作法”,向深處行、向難處進——

  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構建全域訴訟服務體系。企業可在市內任意法院辦理涉訴事務,線上訴訟服務7×24小時在線;

  綿陽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當好“綿企通”的“店小二”、“面對面”座談會的運營官,對企業訴求及時受理、迅速轉辦、全程跟蹤,做到有需必應,無事不擾;

  市住建委實行專員制和容缺受理,企業報建即享一對一服務。同時,減少現場監督,依預約24小時內未到場的可進行后續施工……

  面對新的形勢與發展任務,綿陽將作風建設提到新的高度——在全市范圍內推行“一線工作法”,鼓勵黨員干部走出辦公室,在企業、園區、窗口等工作一線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以推動工作作風轉變,讓實干成為綿陽干部的“底色”。

  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就要拉開帷幕,我們正向著更高更遠的征程進發。盛夏時節,萬物并秀,讓我們積蓄力量砥礪前行,共同期待一個碩果累累的秋天。

  (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李靈越)

  編輯:譚鵬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