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7月12日,我市召開“門前五包”工作座談會,進一步提升城市市容環境、提高城市管理質效。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市住建委、市文明辦、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共同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城區“門前五包”工作的通知》,以“門前五包”工作為抓手,積極促進各沿街單位(門店)產權人以及廣大居民增強文明意識,市容市貌和環境秩序得到明顯改善,不文明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形成社會力量參與城市管理、自覺維護城市形象的良好氛圍。
打好“門前五包”組合拳,讓城市更美好。比如,科技城新區在開展“門前五包”工作中,不斷拓寬宣傳途徑,以線上+線下的模式,廣泛開展“門前五包”應知應會宣傳,提升公眾知曉率。在線上利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新媒體渠道進行專題宣傳4次,閱讀量達12502次;線下廣泛動員網格員、志愿者參與“門前五包”宣傳工作,進一步普及“門前五包”責任意識,形成群眾支持、商戶理解的工作局面。
深化“門前五包”共治模式,擦亮綿陽城市文明底色。涪城區級行業部門、街道、社區,引導紅星街、富樂北路兩條示范街區成立“門前五包”商戶自治組織,明確門前責任區界定標準,劃分各臨街單位“門前五包”責任區范圍,簽訂《“門前五包”承諾書》。
“目前,根據工作需要配備督查、巡查人員和網格員,采取定崗、定員、定責方式,檢查各臨街單位‘門前五包’工作落實情況,指導幫助臨街單位維護市容環境秩序。”涪城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出臺“門前五包”商戶激勵措施,細化服務舉措,幫助商戶解難題、辦實事,從而實現城市管理“同心討論、齊心共建、暖心服務”的良好局面,促進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門前五包”見實效,市容市貌更整潔。梓潼縣創新推行“一店一策”合約共建管理,建立沿街商戶互動微信群80余個,實現城管+商戶“微互動”,推進8000余家商戶開展自治,構建起全方位、全覆蓋責任體系,引導落實“門前五包”工作標準。與此同時,還組織“包街包片”網格員、志愿者,逐門逐戶宣講“門前五包”具體要求,現場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明確責任內容、創建標準,張貼“門前五包”門牌,引導臨街商戶嚴格落實“門前五包”責任。
據了解,推進“門前五包”是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載體,是多元主體參與城市治理的重要措施。近期以來,我市以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創建成果為契機,用“繃緊弦,拉滿弓,鉚足勁”之勢,深耕細作“門前五包”責任區,引導沿街商戶樹立主人翁意識,共同助推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攜手繪就文明城市“新畫卷”。
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還將保持常態化巡查機制,持續推進“門前五包”落實落細,積極引導臨街商戶自覺開展“門前五包”,充分調動商家參與城市管理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確保“針針”繡到位、“線線”繡密實,共同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