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組團培育省域經濟副中心、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發展目標,突出抓好建設全國新型汽車汽配產業基地、國家立體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文化旅游度假區、全國特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五件大事”——
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
近日,南充市委書記古正舉在接受四川觀察記者采訪時表示,將圍繞“組團培育省域經濟副中心、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發展目標,扎實抓好制造強市、民營經濟、縣域發展、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五項工作重點”,突出抓好建設全國新型汽車汽配產業基地、國家立體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文化旅游度假區、全國特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五件大事”,力爭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建成一批引爆性項目、創成一批國字號品牌,加快現代化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四川現代化建設的“南充行動”。
6月29日開幕的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南充綜合形象館對“五件大事”進行了重點展示,吸引了各方關注。
大事① 建設全國新型汽車汽配產業基地
南充擁有規上工業企業891戶,數量居全省第6。其中,以吉利商用車為代表的汽車汽配企業203戶,實現產值718.3億元。這是2022年南充汽車汽配產業的“成績單”。
堅持“產業興市、制造強市”發展戰略,南充重點培育汽車汽配產業,加快建設全國新型汽車汽配產業基地,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端補鏈、終端延鏈、整體強鏈,著力構建自主可控、高效協同的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加快培育“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效益顯著”的新能源汽車產業。
大事② 建設國家立體綜合交通物流樞紐
“鐵公機水”立體交通體系全面形成,如今,南充已全面進入“高速時代”“高鐵時代”“空港時代”和“航運時代”。在此基礎上,南充取得了亮眼的物流成績單:南充現代物流園成為國家示范物流園區。成功獲批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充協同改革先行區、中國(南充)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行,成功創建“中歐班列(成都)南充基地”和“陸海新通道南充集散中心”,形成“中老班列+中歐班列”兩條國際運線。全市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近2000家。
下一步,南充將加快建設國家立體綜合交通物流樞紐,依托高等級航道、“雙機場”“四鐵路”“十六高速”以及海關、外管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國家示范物流園區、中歐班列南充基地、陸海新通道南充貨物集散中心等,建設四川東出北上大通道。
大事③ 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南充是全省布局的健康產業區域副中心、區域精神衛生中心、區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川東北區域醫療高地。擁有三甲醫院6所,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347個,醫療衛生資源總量居全省第2位。建成院士工作站1個、國省級重點專(學)科48個和區域臨床、中醫、口腔類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基地各1個。市中心醫院、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榮獲“全國百強醫院”稱號。
當下,南充正加快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依托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領辦“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并促進市中心醫院高質量發展,支持川北醫學院創建醫科大學、辦好附屬醫院,發揮川大華西醫院領辦營山人民醫院作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加快集群,形成集聚輻射效應。
大事④ 建設國家文化旅游度假區
南充是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紅色文化、三國文化、絲綢文化、春節文化、嘉陵江文化交融輝映,閬中古城、朱德故里景區2個5A級景區享有盛譽。2022年接待游客達到8850萬人次,實現文旅產業產值1160億元。
當前,南充正加快建設國家文化旅游度假區,依托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建設嘉陵江綠色生態經濟帶示范市,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資源,建設一批文旅消費場景,打造嘉陵江綠道,形成南充特色品牌,推動文旅消費快速發展。
大事⑤ 建設全國特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南充是全省農業大市,2022年農林牧漁總產值居全省第2。擁有現代農業園區116個,其中“國字號”示范區(園區)6個、省星級園區12個,省級園區規模和數量全省第1。全市打造“1+8”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農產品加工年產值超400億元。農產品“兩品一標”總量達290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省級優秀農產品品牌6個,“好充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270多家,農產品進出口國家地區達到50余個。
據介紹,接下來,南充將加快建設全國特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聚焦有機農業、糧油、生豬、蠶桑、晚熟柑橘、蔬菜等優勢特色產業,加快國省級農業園區創建,大力發展預制菜、酒飲、食品等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持續推動“好充食”區域公用品牌國際化,推動進出口集散中心建設,進一步擦亮農業大市金字招牌!(行進涪江聯合采訪報道組成員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曉江 綿報融媒記者 藍怡)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