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故城
款款東南望,一曲鳳求凰。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在司馬相如故鄉蓬安,更被百姓廣為傳唱。
沿著青石板路拾階而上,穿越文明門,觸摸歷史余溫。7月2日,“行進涪江·川渝九地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聯合采訪組走進浪漫蓬安,在相如故城開啟了一場穿越千年的漢賦文化之旅,也感受到蓬安依托“相如”IP,以文興旅、以旅興商,著力推動文化旅游全領域、全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的內生動力。
2021年,在司馬相如誕辰2200周年之際,修復重建后的相如故城煥新亮相,開城迎客。2023年3月27日,相如故城再次迎來高光時刻: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依山就勢、臨水而筑的相如故城保留了古代相如縣的傳統格局。走進相如故城,文廟、武廟、城隍廟、玉環書院、龍神祠……古建筑群錯落有致;撫琴臺、洗筆池、舞劍臺、卓劍水、長卿祠……舊跡清晰可見。像一位穿越千年而來的老者,每一座建筑都悄悄地向游客訴說著這里的繁華舊事。
歷史的饋贈如何保護和開發?古縣城如何吸引人們尋根溯源?蓬安如何打造熱門旅游目的地?采訪中,記者們的這些問題拋出了“磚”,蓬安縣司馬相如研究會理事長唐曉零的回答則引出了蓬安以文興旅、以旅興商這塊“玉”。
古建筑群錯落有致
深挖歷史名人IP,蓬安做足了功夫。近年來,當地構建了相如文化研究體系,推出論文130余篇,多次召開司馬相如文化國際和國內學術研討會、座談會,形成了相如文化研究熱潮,推進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同時,蓬安每月舉辦一期“相如大講堂”,大力開展相如文化進校園、進景區、進網絡等“七進”活動,鼓勵中小學校開設漢賦興趣課,先后出版《司馬相如連環畫》等普及讀物,累計免費贈閱圖書3萬余冊。
今年3月17日,蓬安縣城東幼兒園的小朋友走進相如故城,從不同線路、不同角度欣賞和感受相如故城的魅力;
2023年春節,相如故城推出“鳳求凰”新春浪漫游活動、5D光影秀、漢服快閃、比武招親、煙火集市等活動,吸引10余萬人次的游客慕名而來;
2022年全國村晚示范展示、“浪漫七夕,相約蓬安”舉行,蓬安成為熱門打卡地;
……
“依托相如文化,完善景區業態,吸引更多游客來相如故城感受‘鳳求凰’的千古愛情佳話,這是我們的目標。”蓬安縣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今的蓬安,推動文化旅游全領域、全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按照文旅融合發展總體布局,蓬安正在大力發展全域旅游,以“一江、一城、一人”為核心,整合串聯景區景點,包裝推出以蓬安為核心區域,彰顯“山野情趣、自然之美”的生態游;以相如故城、周子古鎮為核心區域,彰顯“歷史底蘊、人文之美”的古鎮游;以百牛渡江景區、紅豆村為核心區域,彰顯“風土風俗、鄉愁之美”的鄉村游。
同時,蓬安還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優化“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全鏈條,加快培育集聚區,建設集商貿、購物、美食、休閑于一體的消費聚集地,推動文化符號由靜態向動態轉變,將其打造成有特色、有生命力、接地氣的精品工程,真正讓金字招牌立起來、走出去,釋放蓬安旅游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行進涪江聯合采訪報道組成員 綿報融媒記者 文宇/文 陳冬冬/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