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田里插秧
綿陽新聞網訊 眼下正是水稻栽插季節,三臺縣集中精力大力推廣5000多畝米粉專用稻種植,助力綿陽市打造百億米粉產業集群。
5月23日,在三臺縣新生鎮德民村的水田里,一臺大型旋耕機正在田里來回旋耕、整田,六七十名村民正在采秧苗、擔秧苗、插秧苗,分工合作,井然有序。
據了解,新生鎮今年在德民村、雙柏村等地推廣綿陽米粉專用稻3000多畝,新生鎮農業技術部門與三臺縣平強農業公司提供育苗、整田、施肥、移栽等全程服務,并協調魯班水庫及時調水,目前全鎮已栽插綿陽米粉專用稻2000多畝。
“綿陽米粉專用稻是我們的新興農業產業,通過全鎮努力,我們今年已經發展3000畝,在今年試驗示范表現良好的情況下,明年我們計劃通過聯合總社以及大戶帶動,爭取達到五千到六千畝的種植面積。”新生鎮副鎮長顧德君談到了今后的計劃。
此外,在推廣種植產量高、熟期好、抗性強、抗倒伏的Q優12優質米粉專用稻的基礎上,三臺縣平強農業公司還對60個米粉專用稻品種進行品比實驗,并將擇優在全縣推廣。
“下一步我們要對全縣米粉專用稻基地開展種、肥、藥、技等進行全產業鏈服務,包括回收、加工、以及擴大十萬畝米粉產業基地,為綿陽百億米粉產業集群貢獻力量。”三臺縣平強農業公司總經理魏小龍表示。
為了推動綿陽米粉產業原材料基地建設,截至目前,三臺縣在新生鎮、觀橋鎮、紫河鎮等鎮鄉共計推廣示范種植5000多畝,并大力實施優質大米工程,已實現優質稻全覆蓋種植。
全面推動百億米粉產業集群加速發展,原材料基地建設只是一方面。“結合《綿陽市加快打造百億產業集群實施方案》,接下來我市將推廣使用綿陽米粉集體標識,積極申請綿陽米粉集體商標。”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加大培育引進力度,重點打造一批頭部企業,培育中小企業,鼓勵米粉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抱團”發展,形成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經營、物流配送、品牌推廣等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米粉產業鏈,夯實百億米粉產業發展基礎。(胡興友 綿報融媒記者 杜亞菲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