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搶抓機遇創新引領 全力打造服務業發展“新高地”
——專訪市商務局局長羅盛軍
2月12日至16日,市級領導干部和縣級主要負責同志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讀書班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曹立軍在開班式上明確要求,把握和打造成渝經濟副中心,要做大服務業。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如何持續深化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大做強服務業?近日,記者專訪了市商務局局長羅盛軍。
記者:去年,我市服務業發展成效如何?
羅盛軍:2022年綿陽服務業逆境破局、穩中求進,實現新突破。服務業增加值總量實現1731.14億元,穩居全省第2位,占GDP比重達到47.7%,對全市經濟貢獻率達到43.3%。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實現4.5%,居全省第2位,同比提升9個位次,高于全省2.5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記者:結合本次讀書班所學所悟,我市服務業還存在哪些發展空間?
羅盛軍:當前,我市服務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對標成都、重慶等省內外服務業發達地市和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內在要求,還存在總量規模不大、產業結構不優、區域發展不均、供給質量不高、開放程度不足等問題。對此,必須準確把握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要求和豐富內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創意等新興產業,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區,推動綿陽服務業向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高端延伸,奮力開啟全面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記者:圍繞持續深化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如何做大做強服務業,全市商務局系統有著怎么的謀劃與舉措?
羅盛軍:全市商務系統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中西部服務業強市、中西部貿易強市、成渝消費副中心建設,為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再添新動能、貢獻新力量。
首先,加力優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專班工作體制,圍繞構建“4+3+N”服務業新體系,加快支柱型服務業轉型升級,成長型服務業培育壯大。實施服務業賦能融合計劃,統籌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協調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支持5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聯動發展、差異發展,全面提升綿陽服務業發展水平,爭創全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同時,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堅持項目為王,扎實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加快實施傳化智慧物流樞紐、西部寫生創作基地等46個現有省市服務業重點項目,督促擴大有效投資;建立全市50個重點服務業項目清單,緊跟政策導向、強化項目包裝,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省“大盤子”。
其次,加強市場主體培育。持續推進服務業企業“千百十億”倍增計劃,力爭全年新增1家100億級、5家10億級、35家億級服務業企業。強化發展要素保障,推動30家以上企業進入全省商貿服務業企業首批“千戶培優”名單;持續推進“轉企升規”,重點開展批發市場入統、企業產銷分離工作,力爭全年新增規(限)上企業(單位)突破400家。
另外,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優化“1+3+N”現代物流體系,科學規劃現代物流布局,加快建設中國(綿陽)科技城物流產業園等物流園區。持續推進全省綠色物流發展示范市、鄉村振興物流體系建設,做好中油北斗智慧物流產業總部基地、平武縣域農副產品加工冷鏈倉儲物流產業園等10個重點物流項目保障服務,力爭全市物流總收入突破270億元,新增2家A級物流企業。(綿報融媒記者 謝艷)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