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至16日,市級領導干部和縣級主要負責同志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讀書班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曹立軍在開班式上明確要求,要以創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為牽引,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主線,以金融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為保障,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促進金融資源高效集聚,打造機構組織強、市場輻射廣、科創特色明、生態環境優的成渝金融副中心。如何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近日,記者專訪了市金融工作局局長楊保平。
記者:去年以來,我市金融業發展有何成效?
楊保平:經過多年努力,綿陽在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數量、金融市場規模上取得的顯著成績均居全省地級市首位,2022年我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與成都市并列第一。同時,綿陽應收賬款線上融資模式、設備儀器貸等多項科創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科創金融特色明顯。
記者:此次讀書班集中“充電”,有何所學所悟?
楊保平:這次讀書班,主題報告求真務實、凝心聚力、催人奮進。尤其是書記講話再次就“如何把握和打造成渝金融副中心”作出具體闡述,既講認識論、又講方法論,為全市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市金融工作局將以改革的勇氣、創新的思維、開放的視野、攻堅的魄力,加強班子隊伍建設,不斷提升能力水平,狠抓工作落地落實,對建設成渝金融副中心涉及的每一項工作、承擔的每一項任務,項目化推進、清單化管理、責任化落實,掛圖作戰、壓茬推進,為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記者:圍繞深入貫徹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全市金融系統在助力打造成渝金融副中心有著怎樣的謀略和措施?
楊保平: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活了、經濟也就活了,金融穩了、經濟也就穩了。
我們將從金融組織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生態體系四方面發力,譜寫金融工作新篇章。
完善金融組織體系。我們將秉持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的思維抓金融體系完善。按照“儲備一批、洽談一批、落地一批”的思路開展機構梯次招引行動,引進一批金融機構陸續落戶綿陽;做強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支持綿商行增資擴股,深化農信社改革,加快組建融資擔保集團,推動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地方金融組織實現零的突破,不斷發展壯大金融產業。
建設金融市場體系。我們將以資本市場為切入點,建設輻射更廣的金融市場體系。搶抓全面注冊制改革機遇,按照“培育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全面走訪后備企業,一企一策開良方,促進更多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組織建設好、運營好基金小鎮,探索“產業基金+資本招商”模式,常態化開展路演活動,將基金小鎮打造成創投資源集聚高地。
創新金融服務體系。我們將以創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為契機,扎實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探索技術、資本、市場、產品相融合的科創金融新模式,全面落實“金融十條”和財金互動政策,充分發揮科創金融專營機構作用,力爭再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科創金融綿陽經驗。同時,深入實施投融資對接活動,為銀企便利對接搭建平臺;大力發展綠色金融、農村金融等特色金融,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水平。
優化金融生態體系。我們將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行業組織等多方協作,強化宣傳引導,做好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規范小貸公司跨區域經營,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持續保持金融生態環境全省領先。(綿報融媒記者 李橋臻)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