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初冬時節,平武縣涪江河畔“百鳥齊聚”,鳥兒們嬉戲、打斗、覓食,成為冬日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圖)。隨著平武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每年冬季在平武境內河流湖泊,白鷺、鴛鴦、紅嘴鷗等遷徙水鳥逐年增多。
“良禽擇佳木而棲”,野生鳥類對環境變化十分敏感,因此鳥兒被稱為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監考官”。平武正是憑借著良好生態環境,備受鳥類歡迎,成為鳥類的棲息地、覓食地,也成為候鳥繁殖地和越冬地,其中亦不乏“國寶級”鳥類。
據平武鳥類攝影愛好者李志平介紹,作為“拍鳥人”,7年時間里,他在平武拍到的鳥類達到304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4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35種。在平武停留的遷徙鳥類就已經記錄了79種,其中有一級重點保護鳥類4種,二級17種。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強,引得越來越多野生鳥類到此棲息和旅居,平武境內的野生鳥類記錄屢被刷新。西北地區的亞洲漠地林鶯、靴蘺鶯在平武首次記錄成為四川鳥類新成員;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胸鹀、中華秋沙鴨、黑鸛遷徙路上在縣城內的涪江小息;從北極苔原地區遠道而來的白額雁江邊小住幾日再出發;國內罕見的紅頸瓣蹼鷸、長尾鴨、細嘴鷗、三趾鷗遷徙途中在平武涪江邊停留;鴛鴦、鹮嘴鷸在縣城的涪江河道集小群越冬迎接來年……
根據四川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的物種豐富度在縣(市、區)行政單元的分布格局顯示,平武縣分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種類最多,達99種,位列全省第一。近年來,平武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為候鳥迅速繁殖、生長創造了優越的生態環境,成為“鳥的天堂”。(胡宇 李志平 綿報融媒記者 任露瀟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