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十一屆科博會前夕,央省媒體聚焦中國(綿陽)科技城——
產業“脈動”強勁 “綿陽造”創新“智”勝
11月9日,距離第十一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正式啟幕已不足兩周。中新社、四川日報、四川新聞網等20家央、省媒體走進中國(綿陽)科技城,探訪百億級重大項目建設現場,了解科博會籌備情況。
上午9時許,媒體記者們首先走進了巨星(綿陽)稀土永磁新材料產業項目現場。作為去年5月落戶綿陽的百億級重大制造業項目,該產業園生產的稀土永磁材料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產業項目進展如何?
掃地機器人的無刷驅動電機、電梯的曳引機、電視的內磁式揚聲器……巨星永磁工會主席、綜合辦主任劉鑫列舉了不少永磁電機的應用場景。他向記者們介紹,未來公司的產品還將在風力發電、節能家電、工業電機、磁懸浮列車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該項目2022年5月簽約,7月開工,僅用時不到1年時間,于今年6月實現投產,創造了行業內項目建設最快速度,并已成為目前可實現從原材料到成品全流程生產的全球單體最大的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生產園區。
今年9月底,項目第二個核心廠房正式投產,預計今年底產能可突破1萬噸,可實現產值3億元。
走進與巨星永磁項目同一天簽約落地的埃克森新能源電池產業園的中試車間,記者們看見身穿無塵服的工人們正忙著操縱機器進行投料、攪拌、涂布、輥壓……
記者了解到,該生產線生產的成品是一個個重量為5.4kg的藍色長方體“盒子”——280Ah方形磷酸鐵鋰電芯,也是該公司的主打產品。“這個‘盒子’就像一個‘大充電寶’,它將電能儲存起來,當需要時,可以運用在發電側、電網側、集中式儲能電站、船舶用儲能系統等。”工作人員一語道出“小盒子”蘊藏的“大能量”。
2022年5月該項目簽約落地,7月一期6GWh啟動建設,12月便迎來首臺生產設備進場,今年4月中試線投產,11月2日6GWh量產線投入試生產……在快速切入儲能產業這條新賽道的道路上,埃克森“一路馳騁”,建設周期刷新了行業紀錄。
良好的“軟環境”和發展的“硬實力”給予落地綿陽的產業項目充足的“沃土”,越來越多的產品從綿陽“破土而出”,這在即將舉行的科博會上能一窺真容。
在隨后舉行的座談交流會上,第十一屆科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向記者們介紹,今年科博會將設立“綿陽科技城展區”,預計有5家科研院所、30余家企業的200余件“綿陽造”創新產品集中登場,展現綿陽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上取得的成效。其中,有中物院研制的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花瓣加速器、九洲集團研制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車載式反無人機系統等。
“今天我們了解到兩家企業在生產、研發、自動化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感受到了綿陽產業發展的蓬勃活力,側面反映了綿陽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體現了綿陽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上取得的成效和成果。”四川經濟日報記者莊祥貴說,這讓他對即將亮相第十一屆科博會的“綿陽造”創新產品充滿了期待。
四川日報記者祖明遠則對于科博會將舉辦的天府科技金融投融資峰會展現出濃厚興趣。他說,推動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離不開金融支持,今年,綿陽政府以及四川省科技廳在這一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這一屆科博會上還專門設置了專項活動。他期待能夠更加深入了解綿陽是如何從科技金融角度發力,推動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實現產業化發展的。(綿報融媒記者 唐顯枚)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