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綿陽市2023年下半年招才引智活動綜合引才上海專場活動結束,綿陽今年的四場綜合招聘活動圓滿收官。
四場綜合招聘活動現場咨詢人數共3278人,收到簡歷2850份,其中碩博簡歷1549份,本科簡歷333份,完成其他事業編制人才現場簽約64人。
求賢若渴 綿陽成為“夢想之城”
在招聘活動中,綿陽現場進行引才宣介、城市推介,并推出“科技城人才計劃”2.0、“一人一策、特事特辦”等一攬子人才政策,讓“政策圍著人才轉”,增強招才吸引力。
“我覺得綿陽是一座很有發展活力的城市,我希望能夠到綿陽去,有進一步的職業規劃。”上海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研究生田鵬超說。
“招聘會現場就能完成‘報名—資格審核—考核測評—簽約’等流程,很方便也很高效。我這次向江油市文物保護中心投了簡歷,希望面試能夠順利通過。”廣西民族大學碩士劉怡岑聞訊,特意趕到上海求職。
引培并重 綿陽厚植人才沃土
人才引得來,更要留得住,選擇綿陽,能做些什么?發展前景又如何?趙志明是山東人,畢業于東華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現任綿陽中學副校長。作為扎根綿陽多年的外地人,對于這個問題,他深有感觸。
四川省綿陽中學副校長 趙志明——
綿陽非常重視人才的培訓,給人才發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平臺。另外,對于人才在子女求學、就醫、住房等方面都有專項政策和計劃,解決了人才的后顧之憂。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辦主任 江保權——
除了用優厚的人才政策留住人才,我們還很重視人才的培養,今年下半年我們更注重精準化引才,人崗相適是走好職業發展道路的“最初一公里”,核心體現的是對人才成長規律的尊重,同時也是用人單位有的放矢培養人才的前提,更是留住人才的關鍵。
從推出全新的科技城育才項目,大規模培育高層次人才,到實行事業單位年薪制探索、精準激勵人才,再到舉辦各類高端學術論壇、創新創業大賽、技術技能競賽活動,支持人才自主成長等,綿陽始終堅持培育與引進并重,始終關注和支持人才引進后的持續成長。
當前,綿陽正圍繞“事業無憂”“安居無憂”“生活無憂”“申辦無憂”等四個方面迭代升級人才服務工作,真正讓人才在綿陽安身、安心、安業。
記者手記
北京、哈爾濱、杭州、上海……綿陽引才小分隊的足跡遍布全國多地,體現了綿陽“求賢若渴”的真誠態度。通過推介,綿陽良好的人才環境、人才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宣傳,綿陽這座城市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讓越來越多的優秀青年愿意了解綿陽、選擇綿陽、建功綿陽。
(馬睿 綿陽廣播電視臺記者 熊美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