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評
以“底部”好基礎助推全域大發展
11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綿陽江油市專場。江油市介紹了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情況。這也是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以單個縣域為發布主體的新聞發布會。
縣域強,則市域強。縣域一頭連著城市、一頭輻射鄉村,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近年來,按照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綿陽發揮縣域聯動城鄉經濟的重要作用,加快把縣域打造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橋頭堡。江油市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果,是綿陽全域奮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發揮“鎮能量”。鎮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壯大縣域經濟總量、增強縣域經濟活力、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今年,借鑒東部發達地區經驗,綿陽首次以“鄉鎮”為主體,召開了全市鄉鎮抓經濟發展激勵試點暨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通過發展壯大鎮域經濟,做強縣域經濟的關鍵支撐。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借力“走出去”。縣域經濟某種意義上就是特色經濟。綿陽支持各縣域立足比較優勢,培育特色產業。不少縣域因地制宜扶持鄉村發展特色產業,構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區(縣)一園”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去年以來,綿陽先后在市級層面舉行了六次“三推”活動,助力農特產品企業“走出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推動“綿陽造”農特產品“出川”“出海”,特色產業已逐漸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助推器”。
實踐證明,沒有縣域的高質量發展,就沒有綿陽現代化發展的底部基礎。抓住縣域這個重要發力點,加快構建鎮域經濟、縣域經濟、市域經濟、流域經濟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發展格局,必將推動綿陽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以縣域“底部”好基礎助推綿陽“全域”高質量發展。(綿報融媒評論員)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