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10月15日,一列滿載著50個40英尺集裝箱進口大麥的中亞回程班列,從哈薩克斯坦科克舍套發往綿陽,途經阿拉山口口岸入境,預計用時18天到達綿陽皂角鋪鐵路物流基地(如圖)。這是綿陽首趟回程班列,標志著綿陽成功打通了雙向往來、互聯互通的國際物流快捷通道,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邁出了新步伐。
據悉,本次班列按照本地加工企業進口運輸需求而量身定制的進口大麥專列,貨重1300噸,構建了以糧食為核心的農產品進出口雙向通道,讓中亞優質農業資源與我市市場需求實現有效對接,助力于本地加工企業優化成本、提升競爭力,更好服務我市產業發展和消費市場。
今年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綿陽作為四川省第二大班列發運城市、長江經濟帶連接線上的重要支點城市和“一帶一路”最具活力城市,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不斷優化國際班列去回結構,緊抓通道建設優勢,進一步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貿易業務的品類和規模,加強回程班列組織運營,確保回程線路穩定開行。同時,聯動依托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優勢,加強與產銷集配中心、農貿市場等高效聯通;用好兩個市場,暢通兩個循環,實現以通道促貿易,以貿易帶產業,以產業強經濟的發展新格局,為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強大動能。(綿報融媒記者 趙燁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