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正在采收蘿卜
綿陽新聞網訊 卸貨、分揀、裝袋、稱重……10多名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將一袋袋白蘿卜整齊地碼放在貨車后備廂。近日,一場高原蘿卜促銷活動在游仙火熱進行,來自阿壩州壤塘縣的30000多公斤蘿卜,不到24小時就被搶購一空,解決了高原農牧民蔬菜銷售難題。
記者了解到,在經過10多個小時的“跋山涉水”后,一輛掛著“綿陽愛心消費幫扶助力壤塘鄉村振興”橫幅的“蘿卜運送專車”順利抵達游仙,不少愛心組織和愛心人士紛紛前來購買。同時,游仙區工商聯、游仙海上海酒店集團等第一時間熱情接待壤塘工作人員,并組織志愿者加班加點幫忙卸貨銷售。
據了解,這批高原蘿卜來自壤塘縣茸木達鄉巴爾依村。巴爾依村第一書記郭大中介紹,該村距離壤塘縣城較遠,產業基礎薄弱。今年,巴爾依村將高原生態蘿卜種植作為全村產業發展規劃的“重頭戲”,組織全村5個村民小組、22名黨員、60余戶脫貧戶投入到蔬菜種植中,發展標準化高原蘿卜產業基地20余畝,預估總產量達50000多公斤。蘿卜豐收季,種植戶卻高興不起來,銷路成了一大難題。
“前不久,我們了解到,由于地處偏僻,巴爾依村的高原蔬菜銷不出去,于是我們就對接游仙區工商聯,經過宣傳,許多愛心單位和企業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游仙援壤干部、壤塘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鄧代明說。
在綿陽援壤干部牽線搭橋下,游仙區工商聯聯系組織轄區餐飲業協會、海上海酒店、四川國華幀寶集團等愛心組織和企業認購滯銷的高原蘿卜。
記者獲悉,巴爾依村剩余的10000多公斤蘿卜將在黨員干部的對接下,以零售方式賣往壤塘各單位、市場,全村50000多公斤蘿卜預計純收益將達60000余元。該村還計劃用5000公斤左右蘿卜進行泡菜實驗,邀請專業泡菜技術人員教授技術,為明年蘿卜擴大種植規模,增加產業業態打好基礎。
“作為一個企業,不能忘記應盡的社會責任,我們將為壤塘縣農副產品銷售盡一份綿薄之力。”游仙區餐飲協會會長、海上海酒店董事長文健軍表示。
目前,在游仙各方的幫助下,來自壤塘的30000多公斤高原蘿卜早已銷售一空。
游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購代扶”“以購代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一環,在一系列創新模式的帶動下,不僅高原蔬菜,更多的農副產品也將通過不同的幫扶措施走下高原,走出大山,豐富城市百姓的“菜籃子”和“米袋子”,為高原地區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劉小義 綿報融媒記者 周鈺 文/圖)
編輯:李志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