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娛樂
9年9部劇,打造“舞臺思政課”
发稿时间:2022-08-25 11:09   来源: 新華網
  摘要:伴隨著風雪的音效,合唱團輕聲吟唱,在低沉悲壯的交響樂中,一位義勇軍女戰士一邊開槍射擊,一邊感人地高唱《義勇軍進行曲》,伴隨一聲槍響,她的身體定格,紅色光柱將她照亮……前不久,大連藝術學院原創的大型舞臺思政劇《遼寧之歌》在大連首演。這臺劇目由中共遼寧省委教育工委、遼寧省教育廳委托學校創作,是該校9年來創作的第9部思政大劇。

  9年9部劇,打造“舞臺思政課”

  半月談記者 王瑩

  伴隨著風雪的音效,合唱團輕聲吟唱,在低沉悲壯的交響樂中,一位義勇軍女戰士一邊開槍射擊,一邊感人地高唱《義勇軍進行曲》,伴隨一聲槍響,她的身體定格,紅色光柱將她照亮……前不久,大連藝術學院原創的大型舞臺思政劇《遼寧之歌》在大連首演。這臺劇目由中共遼寧省委教育工委、遼寧省教育廳委托學校創作,是該校9年來創作的第9部思政大劇。

  紅色精神成為創作源泉

  遼寧是抗日戰爭起始地、解放戰爭轉折地、新中國國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國工業奠基地和雷鋒精神發祥地。為深入闡釋遼寧“六地”紅色歷史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進一步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遼寧之歌》應運而生。

  《遼寧之歌》參演師生多達700人。劇情為觀眾展現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學生們分成6組到遼寧“六地”去挖掘、研究紅色歷史。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走入了遼寧歷史的紅色篇章,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展現在燈光下,一個個可敬可愛的生命鮮活呈現在舞臺上。

  在滔滔的鴨綠江邊,他們回憶了抗美援朝的烽火歲月;在雷鋒塑像前面,他們重溫了雷鋒的可貴品格;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地,他們看到了在苦難中不屈服的民族精神……為了做好策劃、創作、排練、演出,主創團隊對遼寧地域紅色文化進行了實地研究和學習。

  “大連藝術學院作為一所綜合類藝術高校,有責任把賡續傳承當地紅色血脈和大連藝術學院的辦學、學科建設優勢結合起來,更生動地講述好遼寧故事,更藝術化地描繪好遼寧紅色歷史。”大連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王賢俊說。

  9年9部大劇

  2012年至今,大連藝術學院先后推出了《和平頌》等“和平三部曲”、《絲路·青春》等“青春五部曲”以及《遼寧之歌》共9部大型原創劇目,帶動20多個專業、前后2.5萬人次的師生參與實踐教學,公演100余場次。

  這些劇目不僅在大連、沈陽連續上演,還進入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并以網絡直播等方式,創造了遼寧百所高校、累計千萬人次線上線下同上一堂思政大課的情景思政課新模式,同時通過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體,持續吸引青年學子的關注。

  在網絡的同步直播中,不少大學生表示,沒想到紅色劇目還可以這么貼近青年人的審美。網友“夢森”說,大連藝術學院的舞臺劇除了情節動人走心,還在數字化舞臺藝術創新方面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音樂劇《信念·青春》中,夏明翰與妻子依依惜別、焦裕祿手捧蘭考沙土交給技術員等多個片段,還被學生模仿表演,并發在朋友圈和抖音中,掀起一波紅色劇目的小熱潮。

  思政藝術化,

  “走新”更“走心”

  大連藝術學院打造的系列劇目,是兼具藝術和思政屬性的“舞臺思政課”,既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又讓黨史學習走實走深,成為校內思政、黨建工作的有力抓手。《信念·青春》總導演王晶說,在藝術類院校里,思政藝術化的方式使思政課更鮮活、更深入,具有特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021年,大連藝術學院作為全國民辦高校唯一代表,參加了第27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該校“以大型劇目為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項目,入選全國民辦學校第一批黨建特色建設項目。

  幾年來,大連藝術學院畢業生自愿到新疆、西藏等艱苦地區工作的越來越多;學校積極申請入黨的學生占總數的75%以上;每年參軍報名都在100人以上;學校成立了20多個志愿者和公益性社團,3000多名學生參與……思政教育在潛移默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刊于《半月談》2022年第14期)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