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并引發地質災害,群眾急需轉移;水位持續上漲,有人員被困……危急時刻,市、區相關部門聞“汛”而動啟動應急響應,統一指揮調度搶險救援,多個單位快速集結救援分隊趕赴現場。7月26日,綿陽市應對暴雨洪澇和地質災害市、區聯合實戰演練在安州區千佛鎮舉行。
↑搶險救援隊伍快速集結
演練設置背景為安州區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千佛、高川等鄉鎮將出現100毫米以上降雨,千佛鎮老街林工商安置小區,需轉移安置群眾65戶117人。千佛鎮東益村新發現地質災害滑坡險情,需緊急避險轉移群眾6戶13人。因雨情變化,千佛鎮東益村突發短時強降雨,導致50名群眾被困。演練采取市區聯合、部門協同、現場實操與檢驗拉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共設置預警發布與預警響應、逐級“叫應”、轉移安置、地質災害緊急避險、搶險救援、市級響應、指揮決策、應急處置、響應終止九個科目。
↑搶險救援隊伍快速集結
↑演練現場
“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各鄉鎮立即組織管控點以上人員轉移。”上午10時40分許,演練在預設環境中拉開序幕。當地鎮村干部開始有序組織群眾轉移到指定安置點。千佛鎮東益村因為連續降雨,出現了地災險情并有人被困,為了確保周邊住戶和50名被困人員安全,相關部門緊急集結,一邊組織居民地質災害緊急避險,一邊動員消防、公安、應急民兵等專業隊伍迅速抵達開展救援。
↑市區聯合演練指揮部
↑救援車輛嚴陣以待
“仍有30人被困,河水上漲過快,救援難度不斷加大,請求市級增援。”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接到了增援信息后,決定啟動綿陽市防汛二級應急響應,并成立應對安州區“7·26”千佛鎮洪澇災害應急搶險聯合指揮部。市消防救援隊伍、電力通信隊伍、醫療救護隊伍、民兵應急隊伍、交通搶險隊伍、地質災害救援隊伍、氣象監測隊伍和綿陽市藍天應急救援中心共27車8艇150人,立即奔赴現場實施救援行動。消防采用多種方式救援,通信、電力保障有力,損毀道路基本搶通,經過全體救援人員的艱辛努力,被困人員全部營救成功。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又看得人熱血沸騰,如同“實戰”一般。
↑應急發電車集結待命
↑民兵隊員背老人進入受災群眾安置點
此次演練按照統一指揮、綜合協調、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市應急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氣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等有關單位共計220余人參加。演練過程組織周密、程序規范、銜接有序,參演隊伍配合默契、反應迅速、處置高效。通過此次演練,有效檢驗了我市防汛指揮體系和運行機制,鍛煉了多部門合成作戰能力。
↑受災群眾應急安置點
↑志愿者對安置點受災群眾逐一進行登記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應急力量建設不斷加強,已建成抗洪搶險、地質災害、危險化學品、工程機械、航空救援等10支460余人的市級應急救援骨干隊伍,通信、電力、醫療等應急保障隊伍19支3100人。新建區域性中心鄉鎮消防救援站12個,整合重組己建專職消防隊(站)17個,組建并掛牌授旗鄉鎮應急隊166支、村(社區)應急分隊2069支,基層應急救援能力得到大力提升。組建了以藍天應急救援中心、蒲公英救援隊為代表的社會救援隊伍10余支600余人。形成了以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市級專業力量為骨干、基層應急救援隊伍為輔的應急救援體系。
(綿報融媒記者 鄧勇 安崢/文 王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