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歌劇舞劇院昨天下午發布訃告,昨天凌晨3時,中國歌劇舞劇院原院長、著名詞作家、一級編劇喬羽在京逝世,享年95歲。
◆創作《難忘今宵》壓軸春晚
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是在昨天上午得知喬羽去世的消息,“雖然有這個思想準備,但也非常悲痛。”李谷一說,她小時候第一次唱喬羽的歌,就是那首著名的《讓我們蕩起雙槳》。1984年,李谷一演唱了喬羽創作的《難忘今宵》,直到今天還是每年春晚最經典的壓軸之作。“當時請他創作這首歌時,他問春晚導演誰來唱,導演說是李谷一唱,他立馬說:‘李谷一唱,我來寫。’”在她看來,喬羽老爺子是歌詞界當之無愧的泰斗,是自己特別敬重和熱愛的合作伙伴,“人世間雖再無他的身影,但他高尚愛國愛民的精神,樸實無華、善良可愛幽默的人品性格,卓越的藝術才能和作品將永遠留存在人世間,留存在億萬人的心中。”
喬羽
李谷一與喬羽
◆白話歌詞蘊含哲理巧思
資深樂評人金兆鈞得知喬羽去世后,發了一副挽聯:“一條大河蕩起雙槳都說祖國風光好,難忘今宵愛我中華百姓思念夕陽紅。”串起了《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愛我中華》《思念》《夕陽紅》等多首喬羽的作品。從上世紀50年代起,每個時代都有喬羽創作的歌傳唱。在劇作方面,喬羽也曾創作出《劉三姐》《紅孩子》《勝利列車》《花開滿山頭》等多部作品。1964年,喬羽還參加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創作。
“他的創作既能舉重若輕,也能舉重若‘重’,能給兒童寫歌,也能寫厚重的歷史作品。他的歌詞看似是口頭大白話,但背后有哲理、有巧思。”金兆鈞說,喬羽曾創作過一首旅游歌曲《黃果樹瀑布》,有句歌詞是“人從高處跌落,往往氣斷神傷;水從高處跌落,偏偏神采飛揚”,“一般的旅游歌曲都寫風光美,但喬老爺子寫出了人生哲理。”又比如《讓我們蕩起雙槳》,唱到“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就不再唱了,既能讓聽眾思考,也突破了時代的限制。
◆寫出不同年代真情實感
北京日報社前副總編輯初小玲是喬羽多年的好朋友。1989年,從事文藝報道的初小玲第一次見到喬羽,就向喬羽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每個時代都有你的歌曲在流行?”“當時他愣住了,只說了四個字:‘我不知道。’”初小玲回憶,這是她與喬羽的第一次對話。后來,他們經過了一次長達六個小時的暢快采訪,喬羽專門打電話給她:“如果我的歌詞還有可取之處,那就是我注重在不同的年代寫人民的心理,寫人民大眾最真實的感情。”
在初小玲看來,這是對喬羽作品真實的評價。喬羽在回憶《我的祖國》創作故事時說,“中國人民剛剛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對新生活充滿憧憬,抗美援朝戰爭又來了,這個時候,前線的戰士們會想到什么?一定是家鄉、親人和美好的生活。”喬羽話鋒一轉,“但中國人的傳統就是‘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我們向往美好的生活,可敵人來了,就要先把敵人趕走,這是每個戰士內心的感情。”
于是,喬羽把這些感情都寫進了《我的祖國》中,并用一句“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句神來之筆開篇。“后來他創作《難忘今宵》,寫的正是特殊時期過去,海內外中華兒女迎接新的時代,衷心祝愿祖國好的時代心聲。《難忘今宵》唱開去的那天晚上,不知道多少人從國內、國外給他打電話,說聽這首歌聽得熱淚盈眶。”在初小玲看來,喬羽的青春事業和中華民族戰火連天的歲月聯結在一起,他最大的人生學問就是家國情懷,“喬羽的家國情懷是一種感情,也是寄托,更是對祖國未來的希望。他擔當的是為人民內在情感寫意會神的角色,并滿心真誠地相信,他筆下那么多美好的音樂形象一定會實現。”
喬羽之子喬方向記者透露,由于疫情關系,喬羽的悼念活動或將從簡,中國歌劇舞劇院將公布后續相關事宜。
逝者小傳
1927年,喬羽出生于山東濟寧,幼時受父親熏陶,四歲時就熟讀《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經典。1946年,經共產黨地下工作者的引薦,喬羽秘密進入晉冀魯豫邊區的北方大學就讀,開始在報刊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喬羽曾擔任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主席等職務。
喬羽創作了《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劉三姐》《難忘今宵》等大量經典作品,多年來在祖國大地傳唱不息,被譽為“詞壇泰斗”。
(文/記者 韓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