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殷切囑托 擔當時代使命 在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中作出更多綿陽貢獻
——專訪省委常委、綿陽市委書記曹立軍
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四川視察,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統攬治蜀興川各項工作的總體要求。5月27日—30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召開,給綿陽明確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全省第二大經濟體,綿陽將如何把握當前和未來形勢?如何設定發展戰略?具體工作怎么干?近日,記者專訪了省委常委、綿陽市委書記曹立軍。
綿陽科技城新區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強調,我國是制造大國,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支持綿陽發揮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支持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您如何看待省委給予綿陽這些重要支持的深遠考慮?
曹立軍:習近平總書記這次來川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第二次到四川視察,充分體現了對四川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四川人民的深切關懷。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既從黨和國家事業戰略全局高度出發,又緊扣四川省情和工作實際,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綿陽科技城的建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綿陽科技城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對科技城發展寄予殷切期望,為我們推進科技城建設提供了強大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對綿陽寄予了新的期望、賦予新的使命。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記殷切囑托、擔當時代使命,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與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深刻感悟總書記為四川擘畫新篇的立意之深、思量之遠,深刻感悟總書記對四川這片熱土和人民的情深似海、厚愛如山,切實把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務實舉措和具體行動,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在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中展現更大作為,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圍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對綿陽的重要支持,我從四個方面談一談認識體會。
來源于省委宏大戰略布局。省委高度重視綿陽發展,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前夕,省委書記王曉暉來綿陽調研指導,指出要持續用力做強做靚中國(綿陽)科技城,在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支持綿陽發揮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是省委強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著眼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和可持續性,“一盤棋”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格局的重要部署;支持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是省委一頭抓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一頭抓產業技術創新和全社會創新創造的關鍵之舉,更是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務實行動。
依托于綿陽獨特優勢基礎。近年來,綿陽經濟總量連跨兩個千億大關,成為全省第一個邁上3000億臺階的地級市;“十四五”以來,全市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高居全省第一,在近期賽迪顧問聯合發布的《科技城百強榜(2022)》中,中國(綿陽)科技城位列全國第七、中西部地區第一。可以說,發展是綿陽最鮮明的主題,科技創新是綿陽最靚麗的底色,這些重要支持是對綿陽獨特優勢基礎的充分肯定和凝練升華。
著眼于提升創新發展能級。這些重要支持對綿陽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的要求一以貫之,指明了“發揮科技城優勢”的著力路徑,賦予了綿陽輻射引領省域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使命。因此,必須立足科技資源富集本底,堅持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根本路徑,以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為引領,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打造更多“國字號”戰略科技力量,促進科技經濟緊密結合,進一步擦亮中國科技城“金字招牌”。
落腳于砥礪奮進真抓實干。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支持綿陽發揮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體現了對綿陽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是乘勢而上融入全國新一輪戰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開拓之舉。對綿陽而言,完成好省委賦予的光榮任務,必須在政治上對標對表、工作上認真較真、落實上實干實效,向最好的學、與最強的比、跟最快的賽,努力干出綿陽發展新天地,在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中作出更多綿陽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綿陽三江交匯
記者:圍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綿陽將如何著力,有著怎樣的戰略謀劃?
曹立軍:我們將大力實施科技立市戰略。以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為引領,全力保障在綿國防科研院所建設發展,持續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大力推行科技助理制度,積極建設“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學城”,建好用好各類科技創新平臺,打通科技創新供需兩端通道,推動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在四川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中展現更大作為。
大力實施產業強市戰略。持續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以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為重點做強工業,以加快消費提質升級為重點做大服務業,以實施改良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三品”工程為重點做優農業,組織開展“綿品出川”行動,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在四川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中展現更大作為。
大力實施開放活市戰略。扎實開展精準化、專業化招商,深入推進新一輪交通攻堅大會戰,高水平辦好第十屆科博會,高質量建好國家級綜合保稅區和跨境電商綜試區,在四川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中展現更大作為。
大力實施人才興市戰略。用好“人才十條”政策,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站、招才引智小分隊和在綿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研發平臺的聚才作用,加快建設國防科工人才高地,在四川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中展現更大作為。
大力實施生態美市戰略。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提質行動,大力實施村社“五清”工程、場鎮“四定”工程、城區“四化”工程,在建設美麗四川中展現更大作為。
綿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記者:綿陽近年來經濟發展成績斐然,在當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背景下,綿陽如何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全力沖刺二季度,努力實現“雙過半”?
曹立軍:我們將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將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轉化為講政治的堅定自覺、抓發展的思路舉措、惠民生的具體行動、保安全的實際成效,努力為全國、全省穩住經濟大盤作出綿陽積極貢獻。
打造更強產業優勢。以高質量建好產業園區作為突破,聚焦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骨干企業和重點產品,針對性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推動產業升級。同時,我們成立“穩經濟”政策落實辦公室,推動國省市穩經濟系列政策落地見效;大力實施“綿品出川”行動,叫響“綿陽品牌、中國品質”。
形成更多投促成果。我們充分發揮駐外投資促進中心作用,緊盯產業發展“新賽道”,切實招大引強、招新引優,今年以來新引進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68個,其中百億級項目3個。下一步,我們將開拓思路謀項目、主動出擊引項目、強化服務建項目,努力推動形成更多投資實物量。
營造更優發展環境。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常態化開展“面對面聽取意見、實打實解決問題”活動,打造國內一流、全省領先的營商環境;全面落實稅費支持政策,以高質量要素保障助推高質量發展;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統籌抓好各領域安全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尹勇 祖明遠)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