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造”廈門行精品展現場
綿陽新聞網廈門專電 6月14日,“綿陽造”廈門行精品展在廈門中山路步行街開展第二天。雖然時有陣雨,但觀展者熱情不減,展銷的200余種“綿陽造”產品持續火爆。
一盤盤臘肉色香誘人、一顆顆套棗玲瓏剔透、一碗碗米粉香氣撲鼻、一塊塊酥餅酥脆可口……精品展上,綿陽商家們紛紛“端出”自家特色產品,讓廈門的朋友們盡情品嘗“綿陽味”。
觀展逛展的市民們邊走邊看、邊嘗邊買,不少人手里提著大包小包,收獲滿滿當當。在圣迪樂展位上,谷物鮮蛋和營養蛋色澤光亮,包裝精美,銷售火熱。“我看這里寫著航天級營養,一問才知道這家企業是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質量肯定有保障呀。”剛剛買了兩盒谷物鮮蛋的廈門市民林麗珠說,“谷物喂養的,可以降低膽固醇,買回去嘗嘗,好吃健康的話以后在網上下單。”
廈門市民品嘗梓潼酥餅
現場“買買買”的消費者中,有廈門人,有到廈門旅游的游客,還有在廈門的綿陽人。“我們都很想念家鄉的味道,女兒專門叮囑我早點過來買。”說起在展會上收獲的美食,72歲的曾常榮告訴記者,他是綿陽人,女兒在廈門工作,他在廈門生活快兩年了,聽說中山路有綿陽的展銷活動,特意來買點肥腸、臘肉回去吃。
不止特色農產品暢銷,精致獨特的文創產品也深受廈門消費者喜愛。在李白詩意繡展位上,現場展示的畫屏、掛畫、背包、零錢袋、工藝品等產品種類繁多,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精美藝術品吸引不少人圍觀,買來收藏。工作人員介紹,“李白詩意繡繡院在江油市青蓮鎮粉竹樓,當地留守婦女和殘疾人傳承蜀繡技藝,弘揚李白文化。”
手工刺銹工藝品深受廈門消費者喜愛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讓世界愛上“綿陽造”。在工業產品展區,正在自動縫制“綿陽造”字樣的機器吸引不少廈門市民和客商圍觀。這是由在綿企業中縫重工自主研制生產的大型精密絎縫機,具有顯著優勢,廈門客商對接后現場就簽下訂貨單。“設備機頭擁有自由旋轉技術,可縫紉出更美的線跡,縫紉速度最高可以達到3000轉每分鐘,遠遠領先于同行。”四川中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奕祺說,“希望通過這次展示,讓我們的設備在廈門乃至整個福建服裝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長虹展位上,全沉浸巨幕影院、激光電視、超薄冰箱等CHiQ系列家電吸引不少人詢問。福建長虹美菱市場總監林躍忠表示,“中山路人流量大,不僅有很多廈門人到這里逛街,還有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來,這樣的活動很好,不僅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我們的高端產品特性,提升了我們品牌知名度,也展示了綿陽的科技創新實力。”
廈門市民參觀工業產品展區
在活動現場,身著羌族服飾的演職人員放聲高歌,帶來精彩的北川民俗文化演出,現場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在產銷對接會上,江油、梓潼、北川、平武等縣(市、區)的商家輪番登臺,推介安福魔芋、香臘制品、陳年梅餞、大山老槽蜂蜜等特色農產品,北川和梓潼的推介人還分別介紹了羌族刺繡和文昌年畫的傳承故事和制作過程,讓廈門的朋友認識、了解這些獨具特色的非遺文化產品。
“平武是天下熊貓第一縣,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王朗、雪寶頂,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產銷對接會上,平武龍州土司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熱情洋溢地介紹著家鄉的美景美食,“歡迎大家到綿陽、到平武來做客,游白馬平武,吃土司宴席,嘗龍州套棗,看民俗文化,賞白馬歌舞,享高山峽谷清幽。”(綿報融媒特派廈門報道組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