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雅安蘆山地震發生后,6月7日在短視頻APP抖音上流傳一則視頻,視頻顯示雅安市區河邊出現大量魚群聚集,拍攝者及部分網友對這一現象表示從未見過,并留言說:“要地震了”。6月10日,記者從雅安市防震減災服務中心了解到,得知抖音傳播的這一消息后,中心立即派出工作人員對視頻中拍攝地以及周邊群眾進行了調查走訪,得出結論為此次市區河邊大量魚群聚集現象應該與6日青衣江大量放魚有關,不是地震宏觀現象。
6月1日下午,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和寶興縣相繼發生6.1級和4.5級地震,不常見的現象成了市民議論的話題。6月7日,抖音用戶“西康雅州”發布了他拍攝的短視頻,視頻中拍攝者表示:“這種現象不正常”。視頻發布后,引起了大量網友瀏覽,不少網友留言:“地震的前兆,真的”,“是不是地震震出來的”,“大地震要來了”,“看樣子要大地震了小 注意到這一視頻傳播后,6月9日,雅安市防震減災服務中心立即派出工作人員對視頻中拍攝地以及周邊群眾進行了調查走訪,調查得知視頻拍攝地所處河段處于禁漁河段以及禁漁期,又處于初夏放魚高峰期,據了解6月6日(視頻拍攝前一日)是全國放魚日,當天,雅安市有關部門和民間團體在青衣江沿河組織了放魚活動。此外,現在也正值魚繁殖時節,在這段時間,多地陸續進入雨季,河流水位上漲,魚也會逆流而上,正好此處又是青衣江與濆江河交匯部位(回水灣),因為河水攜帶的有機物含量較高,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魚類的食物豐富,所以大量被放生的以及原生的魚類聚集此處覓食及產卵。
記者還在北緯網查閱到6月6日雅安市區增殖放流新聞,文中寫道:“雅安市在市區西康碼頭舉行了以‘養護水生生物 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的增殖放流活動的啟動儀式,現場先行向青衣江投放魚苗共計18萬余尾,包括重口裂腹魚、鰱魚、鳙魚等。”
所以,抖音APP發布傳播的雅安市區河邊大量魚群聚集現象,與當地近年生態環境改善、禁漁期、人為放魚以及魚類生活習性等有關,不是地震宏觀現象。
記者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