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市政府駐上海投促中心組織了一場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總部項目視頻洽談會,綿陽市及涪城區負責人就項目落地情況與上海一家公司進行深入磋商。這是他們居家辦公10天來組織的第4場線上招引對接會。
駐上海投促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新選派的7個“雙招雙引”駐外中心之一,成員均為第一次專門從事雙招雙引工作的新人。“新兵、新冠、新環境。”對此,駐上海投促中心主任胡香君連說了三個新。據介紹,這支新隊伍剛到派駐地就受到疫情影響,一時間有些手忙腳亂,“雖然壓力山大,好在大家干勁十足。”胡香君說。
為盡快縮短派駐輪換“空檔期”,解決“新兵”面臨的市情產業政策不熟、招引業務不熟、區域情況不熟等問題,駐上海中心迅速開展全員業務培訓。開辦“紅三角微講堂”,以黨建引領,通過現場培訓、視頻授課等多種方式,進行全員授課培訓4次。進行“長三角微梳理”,逐一梳理出長三角重點企業圖譜、長三角產業全景圖、綿陽市長三角區域補鏈強鏈重點招引企業名單,細化到人、掛圖作戰。
為盡快打開局面,幾名“新兵”也苦練基本功。來自市級部門的王緒理論考試結束后第一件事,就是和人挨個搭訕詢問在外的企業家、能人有哪些;來自區縣的張量,則拿著上千張名片“存貨”挨個梳理名單;在當地社區征集志愿者時,張浩、曾賢君等馬上報名,用他們的話說就是“融入是為了更好的招引”……
向長三角集聚發展新動能要機會、向長三角產業轉型升級要項目,隨著對招引工作逐漸上手,幾名“新兵”逐一對接拜訪商會、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精心準備、周密開展項目對接。在上海疫情擴散、全域靜態管理的情況下,他們創新開展電話拜訪、線上推介、視頻對接等方式,推動招引工作不停步。一個月來,“新兵”們先后實地或視頻拜訪單位、企業、協會23家,收集報送項目信息12條、人才信息2條,邀請3批次客商赴綿陽實地考察洽談,1個項目進入簽約洽談階段。
“累并快樂著。”談起第一次外出招商的體會時,駐上海投促中心的“新兵”們深有感觸地說,看到自己努力的汗水化為推動綿陽發展的現實成果,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王守蕾)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