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江油方特東方神畫泛舟游湖
綿陽新聞網訊 爬山賞花、游湖泛舟、踏青采茶……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清明小長假,不少市民選擇鄉村游、近郊游、自駕游、周邊游,用“花式”打卡的方式赴一場春日之旅,盡享春和景明帶來的輕松愜意。
清明假期,主要以“綿陽人游綿陽”為主力軍。我市各地旅游景區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除了開發以采摘、農家樂為主的旅游產品外,以家庭為單位結伴而行、自駕前往成為旅游消費主流。
春日踏青、采茶、摘野菜等農事體驗的親子活動備受青睞。在平武茶香小鎮、北川石椅羌寨等地,絡繹不絕的游客帶著孩子穿行在茶樹間采茶,在安州蝴蝶谷、羅浮山景區,體驗親子民宿的“遛娃”一族帶著孩子采摘野菜、撈蝌蚪,尋找春日樂趣。而在北川維斯特農業休閑旅游區,游客除了帶著孩子享受采摘五彩小番茄的樂趣,還讓孩子學習用葉子編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體驗草編帶來的快樂。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撕、剪、折、壓……幾張小小的葉子在巧手下幻變出蜻蜒、蝴蝶、公雞等惟妙惟肖的動物,讓大小朋友都愛不釋手。
各地景區借春日巧做文章,“花”招百出吸引本地游客。江油市方特東方神畫推出“花朝探春節”主題活動,以十二花神COS、無人機表演、節目演藝和12小時超長營業時長吸引游客。“花朝探春節”主題活動結合傳統名俗文化,備受年輕游客青睞。不少年輕人特意穿上鮮艷的漢服或游湖劃船,或漫步游園,或觀看體驗《孟姜女》《梁祝》《水漫金山》等傳統文化游玩項目,開啟了一場浪漫的探春之旅。游客小趙和大學同學結伴出游,他告訴記者,“在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到綿陽方特游玩,十二花神的裝扮讓我切身感受到了中華服飾之美,隨處可見的春日氣息也讓我有了一次不一樣的‘花式’游園之旅。”
此外,江油竇圌山景區以綿陽市級非遺項目“圌山廟會”民俗活動為基礎,推出“三月三·朝圌山”民俗文化節及踏青賞花、非遺體驗、親子露營、趣味登山競速、百工朝會等10余項特色民俗文化旅游項目。游仙區充分利用游仙文旅“一微一抖”宣傳平臺加強對節日期間各景區景點節日優惠活動情況、游覽推介等信息發布,收到良好宣傳效果;安州精品民宿受熱捧,獨棟別墅、帳篷屋、糖果屋、陶藝、烘焙大受歡迎;北川羌族自治縣九皇山景區推出羌族非物質文化體驗、云端打卡、羌家美食等文旅活動深受游客喜愛。
據市文廣旅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5日14:00,清明節期間全市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8.6993萬人次,景區門票收入317.5843萬元。全市文化場館共開展線下活動34場次,到館7656人次,館外服務2256人次;開展線上活動264場次,線上活動點擊量10087次。
清明小長假期間,我市A級旅游景區嚴格落實“預約、錯峰、限流”要求和“三多兩有”規定,售票窗口和大門入口嚴格執行“一米線”制度。星級飯店堅持落實入口防控、關鍵位置消毒和客房日用品“一客一換一消毒”等措施。各級公共文化場館均要求進館人員掃健康碼、測量體溫,未發生聚集現象。(綿報融媒記者 李春梅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