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農場”撬動鄉村“大振興”
三臺縣97%的村民小組有一個家庭農場
綿陽新聞網訊 11月27日,記者走進三臺縣金石鎮宏梅農場,農場主林紅梅正帶領著工人們疏松土壤,為播種作準備。
“我們種植了1700多畝土地,年糧食產量1500噸左右,農場一年純利潤50余萬元。”林紅梅介紹,金石鎮宏梅農場創辦以來,主要從事小麥、油菜、玉米等糧油作物種植。
隨著農村生產力結構的變化,家庭農場逐漸成為改變種植現狀的突破口。據了解,三臺縣圍繞省級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工作,把家庭農場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庭“小農場”是如何撬動鄉村“大振興”的呢?大多數農場秉承“科學高效、集中集約”的發展理念,依托當地豐富的耕地資源,進行集約化生產和專業化經營,從而大幅提升土地的綜合利用率和產出率。
此外,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僅能促進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還能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創業。
楊林是一名90后小伙子,也是一名播種機、收割機機手。每逢農忙時節,他就到宏梅農場播種和收割。2021年,在林紅梅的帶動和鼓勵下,楊林開始流轉土地發展種植產業。
“除了在農場務工之外,我還可以發展自家的糧油種植產業,每年的收入都還不錯。”楊林笑著說,在農場的帶動下,他的收入渠道越來越寬,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三臺縣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引進人才等方式,加快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2021年,三臺縣農林牧漁總產值100.9億元,糧食總產67.3萬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662元。
截至2021年底,全縣累計入庫家庭農場達3966戶,實現97%的村民小組有一個家庭農場。累計評定示范場572戶,其中縣級示范場381戶、市級示范場141戶、省級示范場50戶。(張輝 王濤 綿報融媒記者 杜亞菲)
編輯:郭成 校對:譚鵬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