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輝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所作的報告,蘊含強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和實踐力量。涪城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堅持系統觀念,保持專注發展定力,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對標市委“五市戰略”,深入實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設“四個強區”,全面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區,為綿陽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貢獻更多涪城力量。
堅持創新發展,對標市委“科技立市”“人才興市”戰略,加快建成“科教強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只有走好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才能搶占先機、贏得未來。涪城區堅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積極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壯大科創產業,加快數字人全球直播基地、“綿陽星座”建設,加速5G、北斗衛星、人工智能等主導產業集中集聚發展。做優科創平臺,加快構建“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五位一體”創新體系。匯聚科創人才,落實綿陽“人才十條”新政,高標準建設“院士小鎮”“企業家小鎮”。通過創新發展,實現科技與產業對接、涪城與世界同步,助力綿陽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
堅持協調發展,對標市委“產業強市”戰略,加快建成“產業強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產業是發展的根基,抓發展必須抓產業。涪城區堅持以協調為內生特點,深化“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推動三次產業能級提升、協調發展。做大先進制造業,以新型顯示、汽車電子、5G制造為主導,壯大新能源特色產業,構建“3+1”現代工業體系。做強現代服務業,提升商貿業,發展現代科技服務、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六大特色產業,構建“1+6”現代服務業體系。做精現代農業,以現代都市農業為引領,培育壯大精品蠶桑、優質果蔬,梯次建設運營三大農業主題公園,構建“1+2+3”現代農業體系。通過協調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以產業大發展實現經濟支撐力、競爭力、影響力質變飛躍。
堅持綠色發展,對標市委“生態美市”戰略,加快建成“全域強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城鄉融合,改善人居環境,成為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同呼聲。涪城區堅持以綠色為普遍形態,促進城鄉深度融合,建設幸福美麗涪城。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以片區開發、點狀更新、“微治理”三種模式推動有機更新,促進業態、文態、形態、生態交融交織,不斷提升能級品質。加快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提質,打造美麗宜居鄉村。通過綠色發展,既建設繁華城市、又建設繁榮農村,實現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生動局面。
堅持開放發展,對標市委“開放活市”戰略,加快建成“開放強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提高中西部地區開放水平。大發展必須靠大開放,大開放必將帶動大發展。涪城區堅持以開放為必由之路,著力形成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大力開展精準化、專業化、平臺化招商,發揮“涪城薈”招商聯盟作用,持續招大引強、招新引優。積極參與“三推”活動,讓“涪城造”走向世界。深化企業家“早餐匯”等聯系服務企業四大常態機制,持續擦亮“三度服務”營商品牌。通過開放發展,加快構建高能級開放平臺、高效率開放通道、高水平營商環境,讓“涪聚三江、城納四海”成為聯通世界的最亮標識。
堅持共享發展,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涪城區堅持以共享為根本目的,樹牢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導向,積極探索西部地區共同富裕的涪城路徑。保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比重在70%以上,深入實施民生事業“十心行動”,全覆蓋聯系幫扶1389戶城鎮困難群眾,推動精準幫扶“五潤行動”走深走實。統籌發展與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通過共享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把涪城建設成為令人向往的“有福之城、溫暖之家、和諧之地”。
(作者系綿陽市涪城區委書記)
編輯:李志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