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共赴科技之約 共享時代機遇
——寫在第十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開幕之際
穿越山海,共赴“科技”之約。11月16日,在“科技引領·創新創業·合作共享”主題引領下,第十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如期而至。
每年這個時候,一件件大國重器、一批批重大裝備、一場場思維盛宴、一項項前沿科技成果,閃耀在科博會的“舞臺”之上,全球目光再次鎖定“綿陽”。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綿陽,正大力實施科技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生態美市“五市戰略”,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借力科博會的東風,綿陽將圍繞服務保障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科技協同創新、建立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深化改革開放等重點,全面提升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發展能級,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更好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根植綿陽,服務全國,面向世界。10年來,東道主綿陽,不負與世界的每一次相見。
科技創新
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
11月14日,在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塔吊林立。園區內的北京先通國際放射藥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工程主體已初具雛形,本月底將完成綜合樓主體封頂,預計明年三月能全面交付投產。
這是一個以生產放射性靶向藥物、質子醫療診療裝備制造及其配套產業為主的產業園區。“無中生有”的綿陽核醫學產業,與科博會有不解之緣。
在第六屆科博會舉行的一場核醫學論壇上,有專家現場拋出一個問題:能不能發揮綿陽的國防科研資源優勢,探索核醫學技術應用實踐?
專家拋出問題,綿陽接了招。更關鍵的是,經過長期研發,2021年4月,全國首臺國產醫用回旋加速器在綿陽正式投入使用,打破了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技術封鎖和壟斷生產的局面。
從一個想法,到一套設備,再到一個產業園區……該產業園區總建設周期自2022年1月起,共計五年。未來這里有望發展為年產值上百億元的核技術應用高地。
在綿陽,隨著各項創新機制的推行,創新能級不斷提升,其雄厚的科研底蘊正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科技創新的戰略意義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時,建設中國科技城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綿陽肩負的光榮國家使命和重大政治任務。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今年5月,賽迪顧問聯合賽迪科創發布《科技城百強榜(2022)》。其中,中國科技城位列全國第七、中西部地區第一。綿陽的脫穎而出,依托于各種創新要素在這里“聚沙成塔”,一步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強大競爭力。
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在科技創新的前沿上前行,這就是科博會年年舉辦的意義所在。
互利共贏
與世界攜手共享綿陽機遇
打電話、定行程、改方案……11月13日,周末,集中辦公區,綿陽市科技局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科工作人員蔣壘正準備著接待科博會來綿嘉賓。這樣忙碌的場景,從本屆科博會籌備以來,已成常態。
本屆科博會的一大亮點是線下展覽回歸,各地企業家、專家學者前來參會。
科博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越辦越好”——首屆科博會上的承諾,綿陽說到做到。
老朋友如約而至,新朋友慕名而來??撇o四海賓客帶來了什么?
一個盛大的展示舞臺——會跳舞的機器人、實時監測的智能服裝、VR看展……每屆科博會上,參展企業都拿出“看家本領”,以最尖端的科技、最優質的產品,贏得觀眾矚目,使科博會成為全球智造的精彩盛宴。
一場思想碰撞的“盛宴”——作為科技界的一場盛會,特別是科博會主論壇,每屆聚焦一個主題,邀請產學研用多領域的專家共聚一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許多高屋建瓴的觀點,往往能贏得場內同行熱烈的掌聲,讓與會者感到不虛此行。
一塊巨大的合作“敲門磚”——盤點科博會,至今已累計展陳項目超20000項,共舉辦專業論壇、科技人才交流等活動200余場;來自國際國內的企業家、專家們交流合作意向、收獲合作伙伴,科博會為大家打開“機遇之門”。
……
“科技創新”與綿陽的“雙向奔赴”,這就是科博會越辦越好的底氣所在。
擴大開放
“破圈突圍”構建新發展格局
“我校將入駐綿陽‘云上大學城’”。6月20日,廈門大學官網發布消息:此次合作對充分發揮學??蒲袃瀯?、人才優勢,推動學校眾多科技成果、科技人才流向綿陽。
今年以來,綿陽深入開展“城市形象推廣、產業項目推介、特色產品推銷”三推活動,廈門、東莞、蘇州三次“遠征”,帶回了75個簽約項目;“云上大學城”入駐高校17家,招才引智小分隊走進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6萬余名……
種種例證,無不彰顯綿陽重建發展區位的決心和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深謀遠慮。
與此同時,眼下這場激蕩綿陽的“開放聚變”,也離不開科博會這個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不可否認,正是在前九屆科博會簽約的3000多個項目的拉動下,綿陽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為綿陽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
如今的綿陽,早已成為大項目青睞的“投資洼地”,創新資源集聚的“產業高地”。十年來,綿陽國內省外到位資金連續6年穩居全省第2位、累計到位資金5900余億元。
在這個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大平臺上,本屆科博會,開放的步伐邁得更大、合作的手拉得更緊——
面向全國、放眼全球,會上將舉辦中國與阿根廷文化合作交流暨研究成果發布會等3場主賓國活動,推動中阿在科技、經貿、人才、文化等各領域的廣泛交流。
線上,運用3D動態技術,通過高精度3D模型、VR全景等技術手段,呈現全新的展館特效及參展商品牌形象和最新科技成果;線下將集中展示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中科院、中物院等國家科研院所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西部科學城建設成果。
一個“開放高地”強勢崛起,綿陽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這就是科博會“破圈突圍”的目的所在。
科技之約,發展之益。在綿陽,越辦越好的科博會,將再次向世界表明:踏上新征程的中國(綿陽)科技城,堅持全面提升創新發展能級,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機遇!(綿報融媒記者 趙燁)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