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砥礪奮進踏歌行 乘勢而上開新局
奮力譜寫文明和諧繁榮幸福信義新篇章
信義鎮土地集中生產經營
十年,是時間的標尺,也是發展的刻度。
十年的時間軸上,清晰地標注著游仙區信義鎮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也鮮明地記錄著鄉村振興的鏗鏘腳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信義鎮黨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三大攻堅”行動,團結帶領五萬余干群一心、立足新起點,抓住信義民俗文化特色,聚焦基層黨建、產業發展、項目招引、民生實事工作,通過開展“川菜名鎮、工業強鎮、文旅興鎮”三鎮建設,奮力譜寫文明和諧繁榮幸福信義新篇章。
在信義奮進的十年征程中,民生福祉日益豐厚,鄉村面貌愈加靚麗,致富之路越走越寬,美麗如畫的鄉村已破繭化蝶,廣袤田野正升騰起新的希望。
以文化打底
走進信義鎮曾家埡村,翻過馬鞍山,“遺世而獨立”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馬鞍寺就浮現在了眼前。
這個修建于明朝洪武年又在清朝康熙年間經歷了重建的寺廟,經歷了數百年歲月,仍在信義鎮屹立不倒。對于信義鎮人民來說,這里,是信義鎮的歷史名片。
馬鞍寺中有一塊義學碑,雕刻于清朝光緒年間。這塊碑上詳細記載了當時寺內創辦的義學宗旨、學規,是一份研究清朝末年地方教育制度的珍貴歷史資料。這塊碑對于后世影響深遠,這也使得信義文化源遠流長,信義之風傳承至今。
對此,信義鎮結合當地的歷史人文資源,切實改善鎮風民風,在游仙區、綿陽市乃至全國率先開啟“信義文化”建設。
放眼信義鎮,以馬鞍寺為核心打造的桑梓禪緣山灣農莊旅游產業園、在李花村打造水果采摘近郊休閑觀光體驗鄉村旅游產業園、在仙山村打造研學觀光為主題的結廬仙山山灣農莊鄉村旅游產業園……
信義邁著堅定又溫柔的步伐,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文旅之路。
近年來,信義鎮高度重視信義文化工作,將黨建與文化相結合,不僅打造了中國信義文化館、信義黨建文化展示中心、曾家埡傳統民俗文化展覽館,出版了《鎏金疊翠曾家埡》、《信義風物》等書籍,還建立了“信義文化廣場”,大力開展“十百千信義先鋒”活動……
大力實施鄉村實用人才培育計劃、建立鄉村實用人才信息庫、整合惠農資源……一系列舉措,是信義重視文化發展、重視人才培養、充分發揮鄉村實用人才優勢的決心。
一條“知信義、崇信義、踐信義”的建設之路逐漸形成,全鎮上下達成了建設“信義文化特色鎮”的發展共識。
以產業做衣
初秋時分,走進游仙區信義鎮鳳鳴村,一派農忙的景象,大地鋪滿著“金色的盔甲”。
“近年來,我們將這些水稻按照‘集約、集中、集效’的模式進行統一種植、銷售,通過對產品品質升級,過去售價為每公斤2元的大米,現在成為了售價達到每公斤16元的有機大米,每畝純收入從過去的500元增加到2000元。”望著阡陌縱橫的連片稻穗,信義鎮鳳鳴村委員會副主任、劉老爹專合社理事長張高祥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這一幕,是信義鎮通過試點土地股份制改革所取得的生動實踐。
可與大多鄉鎮一樣,在信義鎮的發展歷程中,也遇到過土地分散零星、農村缺乏勞動力、部分農戶濫施化肥農藥導致農產品品質低下等問題。
如何切實解決,成了當時信義鎮領導干部日夜思索的難題。通過多次開會、多次討論、多次實驗,信義鎮最終決定在鳳鳴村選擇集中土地,由農戶自愿以土地承包權經營權入股的形式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再由村成立農業綜合服務公司,負責集中營運管理,實現的收益由農戶、集體進行分成。
這一模式的推出,讓信義鎮的群眾看見了收益,得到了實惠。目前,信義鎮試點土地股份入股戶數已達396戶1100余人,集中經營的土地面積達916畝,累計爭取項目資金800余萬元對土地進行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已建成聚剝殼、色選、抽真空、產品展銷等為一體的無公害大米加工廠。
如今,信義以“一園兩帶”為抓手,實施好游仙“菜籃子”工程,打造“川菜硅谷——信義鎮蔬菜產業帶”。截至目前,已發展蔬菜制種0.2萬畝,商品蔬菜1萬畝,林果初加工產業帶和特色林果及經濟作物種植帶0.8萬畝,甲魚、小龍蝦、生態淡水魚養殖1萬畝、生態糧油基地1.5萬畝。
信義鎮的特色產業,正迸發出勃勃生機。
以“三鎮”建設為抓手
深挖歷史文化資源,找準優勢發展資源。對于未來的發展,信義鎮目標堅定——繪就“川菜名鎮”、“工業強鎮”和“文旅興鎮”產業發展規劃,打造經濟強鎮。
何謂“川菜名鎮”?信義以四川特色蔬菜種植為重點,加強農業改革和生態特色農業發展,夯實全鎮農業發展基礎。
目前,信義鎮蔬菜制種和商品蔬菜突破20000畝,信義“劉皇叔”、小蜜薯、羊肚菌等生態特色蔬菜紛呈,并引進了雙胞胎、喬治農牧、安州畜牧等生態養殖企業10家,形成初具規模冷鏈物流4處、糧油及蠶桑等烘干企業2處,現有農業企業28家、合作社50家、家庭農場123家。
依托于轄區正在建設的省道416、500千伏輸電線和游仙第二水源地建設項目等比較優勢,在“工業強鎮”建設方面,信義鎮也是自信滿滿。
“我們目前規劃在G5高速出口發展兩個工業產業園和在原劉家鎮發展建設一個農業加工產業園。同時,引進項目資金、整治閑置廠房、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條件、改善園區風貌,重振億元村白馬工業園。”信義鎮黨委書記駱濤表示。
一步一個腳印,步伐堅定。近年來,通過加強招商引資,信義鎮已招引久遠高新技術裝備公司。通過整合盤活“兩項改革”后閑置資源資產,招引宇琦服裝公司等中小企業3家。目前,全鎮現有工業企業16家,其中規上企業8家,2022年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6億元,完成率203%。
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信義,“文旅興鎮”的發展規劃已初具雛形。多個文旅產業園的投入使用,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信義、了解信義。
在發展文旅之際,信義不忘優化生態。近年來,信義鎮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河長制等相關要求,全方位推行“山長制”。組織實施好農村“土坯房”改造行動,加大“散亂污”企業整治,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業固體廢物排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戰役”。
文旅產業帶動效應日漸顯現——引入資金1500萬元,圍繞曾家埡村國家級文物馬鞍寺為核心打造桑梓禪緣山灣農莊旅游產業園,聯動推進結廬仙山山灣農莊鄉村旅游產業園、李花村鄉村旅游產業園建設,實現文化旅游集聚發展。
征途漫漫從頭越,惟有奮斗譜新篇。在新的趕考路上,信義鎮將堅持黨建引領,牢記重要囑托,敢于先行示范,行穩致遠,奮力譜寫信義鎮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任剛常 綿報融媒記者 周鈺 圖片由游仙區信義鎮提供)
編輯:郭成 校對:譚鵬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