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綿路小學教師耕耘三尺講臺
綿陽新聞網訊 秋高氣爽的9月,第37個教師節如約而至,全市4萬余名教師迎來了自己的節日。記者了解到,這一年里全市教師權益進一步得到保障:他們參與學習培訓的機會更多、忙于教學之外的繁雜事務更少,參與職稱評定的條件更清晰,“雙減”后的柔性管理更讓他們感受到了體制機制的人性化。教師們坦言,他們的幸福指數更高,獲得感更強!
立足課堂、構建“賽訓研”三合一平臺,大面積、切實有效地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是綿陽近年師培模式的創新之舉。長期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年輕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為此全市建立了第一批10個市級名師名校長鼎興工作室,重點圍繞“培養一個專家,帶動一門學科(領域)、引領一個團隊、結出一批成果、建設一批資源、輻射一個區域”的“六個一”目標,著力實現“培養一個,帶動一批,輻射一片”的目標;精心打造了13所省級校本研修示范學校,研修成果居全省前列。魏東國家級名校長工作室在全省大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何云竹省級名園長工作室績效考評被省上認定為“優秀”等級,綿陽職院和四川幼專被評為“優質省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未經縣級以上黨委審批,不得開展以中小學校和教師為對象的各類督查檢查評比考核活動”“未經學校主管部門同意,不得組織開展對各類示范學校、特色學校的參觀、學習、考察活動”……從2019年10月到現在,“減輕中小學教師不合理負擔專項整治”已經成為全市教育系統的常態化工作。市教體局還發布了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建立了季報制度,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等。市教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些舉措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讓中小學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
王利是鹽亭縣金孔鎮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最近她正在積極準備今年的職稱評定。她說:“今年市上出臺新的文件,對職稱評定條件進一步做了詳細規定,我只需要按照要求來準備。”記者了解到,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綿陽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今年6月以來,我市陸續印發文件,加大農村教師職稱評審傾斜力度,進一步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積極性。
“如何幫助教師在“雙減”大環境下既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做好課后服務,又能保障教師權益,這些是擺在教師面前的具體問題。”綿陽市成綿路小學校長李蓉說道。“對此,我們從體制機制出發,在幫助老師轉變觀念和教學方式的同時,合理安排好老師的時間。”記者了解到,為保障教師合法權益,我市推行柔性管理政策,將“雙減”政策解讀、教育評價改革、師德師風教育融入全市教師培訓等項目,采取“自愿+統籌”原則,合理安排教師參加課后服務,不強制教師參加或攤派任務,鼓勵學校推行柔性管理,保障教師休息時間。
教師節前期,我市進行了師德標兵、最美鄉村教師等評選,今年我市共評選出優秀個人322名、優秀團隊10個,還向省教育廳推薦22名特級教師。下一步,我市將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先進典型,爭做“四有”好教師。(鄒炬 劉成福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藍怡 實習生 曾晨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