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第九屆科博會 > 正文
北川:科技創新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发稿时间: 2021-09-08 08:18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主動力”。北川羌族自治縣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度參與綿陽科技城建設,不斷提高科技創新的集聚度、開放度和貢獻度,強力推進科技興企、科技助農,驅動傳統產業不斷改造升級,以科技創新之“火”,點燃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為建設全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北川提供了強勁的內生動力。

  通航產業園

  智慧家居產業園

  維斯特農業科技園

  晟氏科技技術研發中心

 

 柳林產業園生產車間

 

 虹瑞科技擴散板自動檢測清潔線

 

 東西部協作產業園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主動力”。北川羌族自治縣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度參與綿陽科技城建設,不斷提高科技創新的集聚度、開放度和貢獻度,強力推進科技興企、科技助農,驅動傳統產業不斷改造升級,以科技創新之“火”,點燃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為建設全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北川提供了強勁的內生動力。

  □蘇陽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楊檎 圖片由北川縣委宣傳部提供

  科技興企

  推動先進制造業蒸蒸日上

  “這是我們企業去年自主研發的擴散板自動檢測清潔線。以前這條線上需要8個工人,現在只需要3個,其中1個是機械維修員,2個是產品包裝員。目前我們正在研發自行包裝,以后這條線上連包裝人員都不用了。”9月3日下午,位于北川永昌鎮山東產業園區的綿陽虹瑞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企業負責人郭龍自豪地告訴記者,這條自動檢測清潔線的生產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一倍,“這套設備成本是70多萬元,一年就省回來了。”

  作為一家主要生產顯示類光學材料的企業,綿陽虹瑞科技有限公司既是綿陽市優秀科技型中小企業,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一個市級技術中心和36項實用新型專利,去年產值達到了1.2億余元。在掌握液晶顯示器及平板燈具光學部件研制核心技術的基礎上,該公司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和拓展新的應用領域,在行業競爭中以極大優勢長期保持著領先地位。

  同在北川山東工業園區內的綿陽晟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2020年被招引至北川的一家主營功能營養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醫美化妝品及相關抗衰類醫藥中間體、原料類產品技術開發與生產銷售的企業。目前該公司已

  完成投資2.6億余元的一期項目建設,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一棟4層樓的技術研發中心。“我們的目標是建成一個研發和生產相結合的合成生物學高科技平臺,屆時預計年產量在5000噸左右,年產值6億元以上,利稅1.2億元左右。”公司負責人介紹說,目前一期項目已完成設備調試和員工培訓,即將正式投產。“企業自身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加上北川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們有信心實現既定目標。”

  一組數據對比,充分彰顯出近年來北川科技創新的速度與力量:2015年北川全縣有效高新技術企業僅2家,2020年底已達到9家,增長350%;2015年全縣累計認定綿陽市科技型中小企業128家,到2020年底累計認定205家,增長60%;2015年全縣高新技術產值為3億元,2020年底超過了10億元,增長230%。

  2021年,北川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培育力度,同時加強對上科技計劃項目爭取。截至目前,已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企業32家,通過綿陽市新認定成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9家,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家,爭取省級立項項目5個,到位項目資金121萬元。

  科技助農

  推動鄉村特色產業欣欣向榮

  9月3日,在北川工信科技局和縣編委辦共同組織下,縣“科技特派團”成員中的藥材種植和病蟲害防治專家到禹里鎮廟壩村,為全村中藥材種植戶開展了一堂專業培訓課。專家就國家、省、市、縣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中藥材種植的發展前景、重樓的種植技術、疫病防治等作了詳細的講解,并為參會的種植戶發放了黃連和重樓的種植技術手冊。種植戶們紛紛表示:有科技“撐腰”,自己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信心更足了!

  這樣的農業科技服務,在北川各地鄉村已成常態。而沒有集中培訓的時候,全縣農戶在種植或養殖方面遇到難題時,只需要在手機里的“四川科技扶貧在線”上發出求助,很快就能得到縣、市級專家的耐心回復和熱情指導。

  “有了科學技術,羊子都比以前養得好了!”白什鄉村民李國彩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采用白山羊養殖與中藥材種植相結合的方式發展特色產業,年收入超過40萬元,還帶動了全村50余人就業,同時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分紅3萬余元。

  近年來,北川大力強化農業發展科技支撐,積極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通過省、市科技計劃實施了茶葉、魔芋、白芨、川藏黑豬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項目,有力推動了農村群眾增收致富和縣域經濟發展。

  2021年,北川以“6+3”現代農業產業為主導,以產業園區為抓手,圍繞“優、綠、特、強、新、實”目標,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根據各鄉(鎮)資源稟賦,結合現有產業發展條件,大力優化產業布局體系,著重培育精品茶葉、特色水果、高山蔬菜、中羌藥材、優質魔芋、生態養殖等6大精品農業,逐漸形成了“山上茶藥果,地里糧經菜,水中魚蝦稻,圈內豬牛羊”的產業格局。

  在全縣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中,科技創新始終起著巨大的引領作用:以陳家壩鎮金鼓村為核心的科技示范園,以禹里鎮石紐村為核心的種養循環示范園,以擂鼓鎮為核心的冷鏈物流、集中加工基地等,為全縣的精品茶葉產業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以壩底鄉為核心建設的標準化育苗大棚配置滴灌、微噴灌、提灌等水肥一體化設施設備,在小壩鎮、擂鼓鎮、禹里鎮建設的高山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等,為全縣的高山蔬菜標準化、規模化栽培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永昌、通泉、桂溪、漩坪、馬槽等多個鄉建設的優質魔芋基地,進一步擦亮了“北川花魔芋”這一地標產品的金字招牌;在白什鄉、都貫鄉進行的標準化白山羊繁育場建設和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為農業產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收獲了寶貴的經驗;在現代農業園區、優勢特色產業基地所在鄉鎮和交通節點配置的以冷藏冷凍保鮮、農產品集貨分銷等功能為主的鄉村農產品產地倉儲冷鏈物流集配中心,為全縣特色農產品“出山”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多管齊下

  為科技創新提供強勁動能

  “去年縣上給我們企業的各種獎補資金達到了60多萬元,并且在今年6月底前已全部到位,每一筆都列得清清楚楚。”說到科技創新,綿陽虹瑞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郭龍對北川的政策和環境深表贊賞。

  據了解,為了激發科技創新的生機活力,北川出臺了科技創新獎勵辦法,并根據實施情況兩度修訂。滿滿8頁的《北川羌族自治縣科技創新獎勵辦法》,白紙黑字、真金白銀,激勵著每個組織和個人: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獎;通過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的,再獎;獲得發明專利和新型實用專利等,獎;建設國家級、省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的,重獎;獲得國家、省、市科學技術進步獎或專利獎的,縣政府還按國家、省、市最高獎金額度給予同等獎勵;在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中成績突出的企業,每年評出一二三等獎給予現金獎勵;創業者入駐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的,前兩年房租全免,第3-5年給予大幅優惠……

  “縣級在科技研發活動方面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型企業來我縣落地,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北川工信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同時,北川積極完善人才引育用服政策體系,設立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高端人才與本土企業聯建共建實驗室、研發室,廣泛開展科技特派團和科技特派員工作,加強校地企合作,破解人才發展瓶頸。近日,北川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活動,廣大群眾紛紛點贊并積極轉發其先進事跡,全社會尊重科技人才、重視科技工作的氛圍越發濃厚。

  在北川縣委四屆十四次全會上,北川進一步明確了全縣的科技創新路徑:優化區域創新布局,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方向,突出“一園一主業、一園一特色”,構建以永昌鎮為主引擎、關外鄉鎮為主承載、關內地區為支撐的區域協同創新格局,促進縣域協同創新發展。培育建強各類創新主體,實施高企梯度培育計劃,推動科技創新企業做大做強。支持職業院校和研發機構圍繞北川優勢產業開展課題研究,促進成果就地轉化。實施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加快產業鏈構建,突出存量擴張和增量招引,助推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加強民生社會領域科技創新,加強健康北川建設,在機制體制、硬件設施、醫療技術等方面創新突破;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礦產砂石、木材加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鄉基層治理深度融合,促進社會治理更加智慧化。優化“羌山育才計劃”實施機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并用好各項激勵手段,充分調動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北川仍在持續發力。

編輯:李志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