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鈺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的歷史時刻,我們擔負著科技城新區建設發展的重大歷史使命,面臨著更多的風險與更大的挑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用唯物史觀來認識黨的歷史,有助于我們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凝聚起科技城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奮進力量。
以史為鑒,為科技城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持。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學習百年黨史,深入理解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真理性,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科技城新區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不斷推進改革創新,正是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具體表現。
以史為鑒,為科技城新區高質量發展建立強大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綿陽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涌現出王建堂、孫路平等不畏犧牲的革命烈士、蘭輝這樣無私奉獻的黨員干部,更是蘊養了功在千秋的“兩彈精神”。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綿陽表現”,更加堅定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學習這些歷史,有助于我們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綿陽人民的不竭力量,建立起科技城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信心。
以史為鑒,為科技城新區高質量發展凝練精神合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在科技城新區建設的道路上,少不了“婁山關”“臘子口”,不會缺“黑天鵝”“灰犀牛”,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黨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的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只有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重溫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我們才能將偉大的建黨精神熔進血液,持續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凝練出科技城新區發展的精神合力。
以史為鑒,為科技城新區高質量發展匯聚群眾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通過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鞏固黨員干部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有助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科技城新區建設發展與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相結合,帶著問題抓發展、抓好發展解難題,真正體現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科技城新區建設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激發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科技城新區建設發展的熱情,為科技城新區高質量發展匯聚磅礴的群眾力量,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開創科技城新區建設發展的嶄新局面。
(作者系科技城新區黨工委副書記、中共綿陽市科創區黨工委書記)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