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3月27日電 走向大眾后,沖浪運動如何滿足“井噴”需求?
新華社記者劉博 張麗蕓
近日,記者走訪了海南萬寧日月灣和三亞后海村等沖浪勝地,發現沖浪運動正在加速走向大眾,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態勢。但同時也面臨教練魚龍混雜、仍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業內人士建議,搭建沖浪運動標準化體系,相關部門引導、規范與監管沖浪市場,讓沖浪運動健康、有序發展。
疫情后沖浪市場爆發
沖浪已經成為東京奧運會比賽項目,日月灣是國家沖浪隊常駐集訓地,這里每年都會舉辦各種國際、國內賽事。2020年在這里拍攝的綜藝節目《夏日沖浪店》讓日月灣成為“網紅”打卡地,帶火了當地沖浪體驗市場,目前在日月灣已經落戶10余家沖浪俱樂部。
沖浪已從一項小眾運動漸漸走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挑戰這一項目。爬板、劃水、跳板站立,完成一系列動作的廣州游客孫悅感到身心舒暢。“沖浪運動的魅力在于挑戰自己,在海中等浪來,直到抓到一道好浪完成動作。”孫悅說。
得益于四季宜人的氣候和連續不斷的海浪,位于三亞海棠灣的后海灣區已經成為許多沖浪愛好者心中的摯愛。與之毗鄰的是后海村,一個人口約3000人的小漁村,近年來也涌現出多家民宿以及眾多沖浪俱樂部,為沖浪運動配套一站式服務。
“村里開沖浪店的人越來越多,一棟樓里面就有3至4家。”后海村村民陳裕全介紹,后海村現在沖浪俱樂部爆發式增長,目前有50家左右,去年新開的占一半。
由于疫情對跨境旅游的影響,曾經前往境外旅游目的地沖浪的游客紛紛來到海南。亼樂沖浪俱樂部店長吳承澤說,沖浪運動在疫情后真正爆發,從去年3月開始每天都是旺季。在后海,只要有白浪的地方就有人在沖浪。
如今,成千上萬的游客來到這里,享受沖浪的樂趣。后海村民或將房屋出租,或開店做生意,借著沖浪運動的流行,搭上了“旅游車”,吃上了“旅游飯”,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沖浪仍存安全隱患和潛在危險
沖浪雖然看上去很酷,但是也不能無視其帶來的潛在危險,觸碰礁石受傷、搶浪造成碰撞受傷和溺水事件都有可能發生。記者調研發現,多個俱樂部存在營業執照經營范圍不含沖浪、教練資質相關證書不齊全、沖浪前未進行安全告知等問題。
隨著前來體驗沖浪的游客不斷增多,市場對沖浪教練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而沖浪俱樂部挖掘、培養人才,需要投入成本與時間。面對突然爆發的需求,一些沒有專業資質的沖浪愛好者和當地村民也當起教練,甚至開起俱樂部,以更低廉的價格吸引游客。
8mm沖浪俱樂部創始人袁孟說,由于沖浪經濟大潮,后海村教練魚龍混雜,水平參差不齊,他笑稱:“鎮上那些賣水果的哪去了?海里教課推板呢。”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名專業沖浪教練需要經過培訓、考試,才能持有沖浪教練證和救生技能證書。基礎動作講解、較長的浪齡和扎實的海上救生技能等,都是海上沖浪必備的專業素養。
“野教練”給沖浪安全帶來隱患。多位沖浪店老板告訴記者,現在海邊有的沖浪教練不會沖浪、甚至不會游泳,但卻帶多名沒有經驗的學員下海。教練上課時無法兼顧到每一名學員,一旦出現危險,無法及時救援。
低價體驗課缺少沖浪規則和安全常識講解,沖浪教練只是在沙灘上簡單講解沖浪動作,并沒有告知學員如何安全沖浪,因此體驗課可能會發生碰撞事故導致受傷。教練余旺告訴記者,對于沖浪初學者來說,初期的不正規教學會讓其養成不安全的沖浪習慣,對于后期的沖浪會有很大的影響。
制定標準,助行業安全有序發展
沖浪運動爆發后何去何從?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沖浪運動在國外開展已經有幾百年歷史,國內沖浪運動開展時間短,但是目前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中國沖浪運動可和國際接軌,結合中國國情,搭建沖浪項目運動管理體系,標準化與規范化才能讓沖浪運動產業走得更遠。
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制定全國沖浪運動水平體系,包含教練員標準化教材、沖浪學員標準化教材等。對沖浪教練實行分級制度,沖浪學員則可考星,學員達到更高等級可以晉升為教練。
“將設立俱樂部準入門檻和管理辦法,通過俱樂部行業的規章管理制度才允許注冊開展沖浪培訓。”該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正在制定俱樂部管理辦法等相關行業標準管理辦法,根據俱樂部的師資力量對俱樂部進行分級,對所有沖浪俱樂部進行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
國際沖浪協會中國區培訓官南東濱建議,可以在日月灣試點成立沖浪管理委員會,對沖浪運動進行監管,同時負責安全救生、醫療救治、安保等工作。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指出,大力發展旅游業,推動旅游和體育深度融合。海南在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創建中,大力推動水上運動產業化發展。沖浪產業中,沖浪運動只是其中之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體育產業發展二處至萬寧市掛職的副市長季浩表示,萬寧正在規劃建設日月灣沖浪小鎮,將打造集沖浪裝備、服裝、商標、市場化贊助、培訓體系、運動員康復和產品展示等為一體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