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區縣新聞 > 高新
【高新區】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发稿时间:2021-01-28 09:10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這一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

  原標題:乘風破浪,書寫高質量發展“時代答卷”

  ——高新區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京東方廠區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這一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高新區堅持新發展理念,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圍繞“加快建設西部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爭當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排頭兵’和‘火車頭’的目標”,奮力書寫了經濟發展速度穩、產業培育能力強、對外開放水平高、民生幸福指數高的高質量發展“時代答卷”。

  2020年,高新區GDP完成347.04億元,增速5%,增速居全市第1位;全區工業增加值增速14%,居全市第1位;外貿進出口完成95.57億元,總量居全市第1位;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完成超130億,總量居全市第1位。

  □郭文丹 文/圖

  眾志成城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取得雙勝利

  疫情防控阻擊戰、經濟社會發展保衛戰,兩場“硬仗”,一場都不能輸。

  1月22日,在高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臨近下午五點,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生鄧繼平和同事們絲毫沒有下班的跡象,就像過去一年來,他們所做的那樣,不厭其煩地對每一位患者測量體溫,詢問是否發熱,14日之內是否外出等。鄧繼平對記者說,現在周末他們采取輪休的方式,時刻保證有醫務人員堅守在一線,滿足患者就醫需求。

  “做好疫情防控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要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譚崗在高新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上明確提出。

  2020年,高新區召開18次區黨工委(擴大)會議暨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會議,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工作,設立8個專項工作小組和6個工作專班,區黨工委班子成員先后380余次深入基層一線督導疫情防控工作,實現了排查、宣傳、巡查、防護“四個全覆蓋”,投入區級財政資金834萬元,爭取上級專項資金2600余萬元。

  疫情來勢洶洶之際,高新區全力支持3戶企業第一時間轉產防疫物資。際華三五三六實業公司僅用7天,便實現日產2000套醫用防護服的生產能力;優可得10天辦證提前量產紅外體溫計;四川精上縫紉機成功生產出壓條機……

  在全市率先出臺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22條政策措施,幫助4960戶企業申請兌現疫情政策資金2.56億元,切實解決了企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長虹智能制造生產線

  真抓實干加速培育發展新動能

  回顧過往,去年全區經濟從最初的“按下暫停”到“重啟恢復”再到“加速發展”,高新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把加快構建“3+4”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和“5+1”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手段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臨近春節,中國重汽集團卡車綿陽分公司重型卡車總裝生產線依舊忙碌,機器轟鳴,馬力全開,上百名工人堅守一線,一刻不停忙生產。“去年全年整車生產1.2萬輛,同比增長211.6%,產量產值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年出口和國內市場產銷兩旺。”該公司副總經理宋相強深有感觸地說。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高新區四大產業之一,支持中國重汽集團綿陽生產基地發展壯大,是該區不斷壯大主導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具體實踐。

  去年3月,高新區成立了工作專班,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鞏固擴大零部件供應鏈條、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為企業破解“用工難”等措施,有力推動重汽綿陽基地擴能上量取得新進展。

  目前,高新區已形成了新型顯示產業、智慧家庭產業、新型功能材料產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4大產業集群。

  2020年高新區被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評選為“2020中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安和精密、九洲線纜、經緯達科技3戶企業成功入圍2020年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沃思測控成為網紅企業刷爆綿陽人的朋友圈,緣于它是全市唯一一家“瞪羚企業”,正能新能源入選四川省第二批“瞪羚企業”名單。

  2020年,高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高于全市8.9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分別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72.3%、70.1%。

  2020年,高新區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5戶,總數達107戶,占全市的24.3%,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62戶,占全市的26.3%。

中國電科第九研究所本部LTCC材料生產線

  站高謀遠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

  主陣地鑄就新動能,新引擎助力新發展。過去一年,高新區始終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站高謀遠、乘勢而上。

  工業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紛至沓來的新項目為高新區的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突出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精心繪制產業鏈圖譜,“一對一”招商攻堅是高新區探索出的經驗之一。

  自京東方AMOLED(柔性)項目落地以來,高新區先后圍繞其產業鏈招引配套項目12個,在談項目13個。全年引進5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2個,國內省外到位資金連續4年穩居全市第1位。

  投資50億元的中電光谷綿陽科技城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3個月,京東方配套項目一合元項目開工到投產只用了不到90天時間……這就是奮勇爭先的“高新速度”,這些項目將有效整合電子信息和智能制造產業資源,進一步完善高新區“芯—屏—端—光”產業鏈,有效推進全區新型顯示產業加快發展。去年,高新區新型顯示產業產值達51.7億元,占全市的81%。

  捷報頻傳,碩果累累。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綜合保稅區并順利通過驗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初見成效,新增跨境電商企業65戶,跨境電商交易額達2.4億元。綿陽綜保區和綜試區一躍成為全市乃至全省對外開放發展的“后起之秀”。

  與重慶璧山高新區、新疆克拉瑪依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讓高新區發展的步伐越走越遠,合作發展的“朋友圈”越擴越大,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中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高新區管委會

  足音鏗鏘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去年5月6日,對于高新區火炬第二小學校長李玲娜及該校全體師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天,這一天是火炬二小搬遷新校區的日子。經過兩年半的建設,占地47.6畝,總投資10688.49萬元的高新區火炬第二小學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

  1月20日,課間時分,記者走進嶄新整潔的火炬二小,看到孩子們坐在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教室里學習,一張張小臉上認真的表情格外生動,紅藍相間的操場上,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以前,老校區全校18個班,加上幼兒園有1200人,原來的教學樓已不能滿足石橋鋪片區學生的入學問題。”李玲娜介紹,現在的火炬二小設計規模比搬遷前整整擴大了一倍,極大地緩解了石橋鋪片區“入學難、入園難”問題。

  一所學校承載了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決心,更承載了孩子們成長的希冀和老百姓的希望。

  去年以來,高新區鮮明提出打造“火炬”“創新”兩大教育品牌,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新建火炬第一、第四、第六幼兒園并投入使用,“80·50”目標全面實現。

  綿陽市中心醫院高新醫院簽約,解決老百姓看病難問題;黑家山火炬公園、雙包山創新公園均完成招投標,即將開工建設,總投資60.6億元的38個城建攻堅項目加快推進,件件實事為老百姓撐起了民生“幸福傘”。

  去年,高新區30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民生領域支出10.7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7.23%。

  樓高了、路寬了、景美了……高新區城市面貌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無不回響著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彰顯出朝氣蓬勃的生機活力。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

  新起點,新征程,再奮進。

  “跳起摸高,勇爭一流”。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董泓提出,“搶時間、搶機遇、搶要素,加快發展步伐。”2021年,高新區將在“你追我趕”的發展賽道上,奮勇爭先。

  時代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奮斗者。擘畫藍圖砥礪前進,聲聲號角催人奮進。征途漫漫,唯有奮斗。30萬高新人爭當“筑夢人”,“高新號”航船正乘風破浪駛向“十四五”。

  編輯:譚鵬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