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綿陽按照“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要求,深入推進交通建設攻堅大會戰,統籌推進航空、鐵路、公路通道建設,加快構建外聯內暢、通江達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綿陽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堅實有力支撐。
綜合交通投資連創新高
“十三五”期間,實現綜合交通投資連續5年超百億。
公路水路660.20億元
航空7.55億元
鐵路48.25億元
累計完成交通投資716億元
投資總額
“十二五”1.7倍“十三五”
搶抓國家、省交通大通道建設的重大機遇,持續開展交通建設攻堅大會戰,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著力打造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交通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鐵路
鐵路運營總里程達264公里
路網密度130.7公里/萬平方公里
路網密度
“十二五”41%“十三五”
◆2017年,西成高鐵建成通車。實現綿陽到成都、西安等周邊重要城市的高鐵快速直達。
◆成蘭鐵路、皂角鋪鐵路物流基地、科技物流產業園鐵路專用線加快建設。
◆成綿動車逐步實現公交化運營,班次每天突破100趟,最短間隔僅5分鐘
公路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427公里,是“十二五”末期的1.3倍
◆ 2018年12月,綿西高速建成通車。該項目是交通建設攻堅大會戰啟動后第一條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
◆2020年12月,九綿高速江油青蓮互通至游仙張家坪樞紐率先建成并試通車。
◆先后開工建設九綿高速、廣平高速、德遂高速、G5成綿擴容、綿蒼高速
“十三五”以來
通車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
319公里
726公里
全市通車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全省排位
第11位
第3位
國省干線
“十三五”期末,全市累計提檔升級和大中修國省干線公路1090公里。
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例
100%90%80%70%60%50%40%30%20%10%0%
“十二五”末71%
“十三五”末94%
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比例
100%90%80%70%60%50%40%30%20%10%0%
“十二五”末56%
“十三五”末62%
建成省道205繞城改線游仙段,優化涪江東岸交通路網結構,助力城區一、二環實質性閉合。
農村公路
“十三五”期,提前一年完成520個省定貧困村通硬化路目標,提前兩年實現全部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兩個100%”兜底目標。
◆新改建農村公路1.1萬公里
◆完成渡改公路橋12座,溜索改橋1座
◆積極構建“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
◆啟動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
◆培育市級示范鄉鎮26個、縣級示范村129個、示范路924公里
◆安州區、江油市、涪城區被評為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建成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共264.6公里
樞紐場站
◆提升改造一級客運樞紐1個、新改建二級客運站3個
◆新建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1個、建成港灣式車站75個
◆完工航電樞紐3個、建成客運碼頭7個、渡運碼頭1個
民航
航線總數55條、通航城市43個,“十三五”期間年旅客吞吐量最高達415萬人次
◆2019年,建成南郊機場貨運綜合樓
◆2020年,新開工建設南郊機場T2航站樓、北川通用機場
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涪城區、游仙區實現公交全覆蓋,全市客運線路總數達到918條
運輸服務提質增效
◆公交線路數量由111條上升至197條
◆公交專用道規模達到68公里
◆共更換新能源車387臺
◆涪城區、游仙區實現公交全覆蓋
◆推動鄉村客運“金通工程”全域實施,鄉鎮與建制村客車通達率均達100%
◆開通定制客運線路200余條
“十四五”時期,綿陽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圍繞實施交通強國、交通強省戰略,持續深入推進交通建設攻堅大會戰,著力打造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交通強市,變交通走廊為經濟走廊,變交通優勢為經濟區位優勢,為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