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根據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和市委七屆十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綿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統計職能作用,堅持依法統計、依法治統,切實提高統計調查數據質量。
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深刻認識依法統計、依法治統重大意義。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完善統計體制”的要求,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次強調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推動統計數據真實準確的決策部署層層推開、環環相扣,工作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制度出臺頻次之密前所未有,監管尺度之嚴前所未有。強化統計法治建設,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根本體現,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作。
堅持發揮統計監督作用,構建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統計生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將統計監督納入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賦予新的內涵和定位。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授權,國家統計局自2019年以來開展了兩輪統計督察,對于統計督察發現的問題,按照有關權限、程序和要求及時移交有關部門嚴肅問責追責。督察意見反饋后,被督察地區和部門高度重視整改工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計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計改革發展決策部署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統計法治思維進一步提高,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問責制進一步落實,統計督察的作用初步彰顯。統計部門依法獨立調查、獨立報告、獨立監督的環境進一步凈化,統計生態明顯好轉,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有力維護。
嚴守數據底線,將依法統計、依法治統貫穿于工作始終。真實是統計的生命線,也是科學決策的基本前提。國家統計局綿陽調查隊堅守“為國統計,為民調查”初心,切實履行防懲統計造假弄虛作假主體責任。一是夯實基層基礎,著力規范依法統計行為。堅持依法組織實施統計調查,嚴格管理統計調查項目;依法定期公布城鄉居民收入、生豬、糧食、CPI、PMI、PPI等民生經濟指標;健全數據質量審核評估機制;切實履行統計工作中的保密職責。二是強化制度建設,構建長效機制。嚴格按國家要求落實領導干部違規干預統計工作記錄制度,“全覆蓋”、“全留痕”、“零報告”,切實落實防懲統計造假責任制。抓好執法監督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統計違法舉報工作制度,公示統計違法舉報途徑,自覺接受公眾監督。三是深化統計普法宣傳,營造良好統計環境。通過統計法治宣講會、“送法入企隊企共建”主題黨日活動、業務培訓會、聘請基層統計法治宣傳員、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廣泛開展普法宣傳和案例警示教育,進一步強化社會各界對統計調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樹立統計調查人員和調查對象的責任意識和底線思維,自覺捍衛調查數據質量。四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決維護《統計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2020年共對9個縣(市、區)的180個調查對象開展統計執法“雙隨機”檢查和數據質量巡查,查處統計違法行為兩起。并及時向區縣通報基層基礎工作存在的問題,明確提出整改要求和落實時限,堅決防止問題反彈回潮。
(楊彬 作者為國家統計局綿陽調查隊黨組書記、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