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市紀委監委把農村小微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作為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的重要抓手,統籌市縣鎮三級監督力量,聚焦立項、施工、驗收、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打出“清單式自查+聯合督查+鐵腕辦案+系統治理”組合拳,推動農村小微工程在陽光下運行,為加力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撰文/王文清
三級聯動織牢織密監督網“清單式”起底問題亂象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我市各地農村集中供水、道路硬化、垃圾處理、廁所改建、水利疏通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小微工程項目遍地開花,這些民生工程不僅有效補齊了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了村容村貌,還為群眾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撐。
但是,由于項目金額小、審批程序簡單、點多面廣等因素,該領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監管不到位、程序不規范等管理漏洞,容易滋生腐敗問題。個別基層黨員干部違規直接插手或間接參與工程項目問題突出,有的“肢解”工程化整為零避開招投標,有的違規將工程發包給優親厚友,有的吃拿卡要從中漁利,這些“暗箱操作”嚴重破壞了基層政治生態,更導致部分小微工程項目質量大打折扣。
“民生工程豈能建成中看不中用的‘豆腐渣’工程?這些質量不過關的項目現在看起來有模有樣,但是后期就會原形畢露,不但沒能真正發揮作用,甚至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等各種問題,這些都是老百姓深惡痛絕的。”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指出,一些村級工程項目問題突出,嚴重侵害群眾切身利益,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必須堅決予以糾治。
群眾的利益和關切,就是紀檢監察干部工作的著力點。市紀委監委堅持上下“一盤棋”,印發工作方案,建立“市統籌、縣主抓、鎮村落實”工作機制,對全市2022年以來農村小微工程項目進行清倉起底“大體檢”。在此基礎上,各縣(市、區)紀(工)委創新“室組地”聯動、“紀巡審”協同立體監督體系,將巡察反饋問題整改納入監督重點內容,并聯合審計、財政、農業農村等職能部門組建專項督查組,采取不打招呼、直插現場、破土驗質等方式,對隱蔽工程、資金流向等深挖細查。
隨著專項整治的深入推進,全市農村小微工程建設領域各種問題亂象被逐漸揪出。例如,九屆陽東區委第四輪巡察共向被巡察的7個鎮和19條村反饋農村小微工程領域問題16個,包括項目前期調研不足導致進度滯后、項目實施程序不規范、工程款支付不規范等問題,及時向區紀委監委移送問題線索;陽西縣工作專班采用鐵鏟、鐵鎬、鋼尺等設備,對該縣農村小微工程項目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解剖式”檢查,共發現存在質量問題的工程項目201個,結合項目的預算書、竣工圖、結算書對違約金額開展估算,發現相關工程項目不按合同施工,需核減工程款超1000萬元。
專項整治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摸清底數、建立臺賬,共梳理農村小微工程項目4796個,“清單式”起底其中問題亂象,找病灶、開良方、施良策,督促推動問題整改213個,及時壓責糾偏,推動全市農村小微工程規范管理、陽光公開。
重拳出擊嚴查快辦強震懾堅決清除項目蛀蟲挽損失
辦案是最直觀的標尺,也是最有力的震懾。針對農村小微工程建設領域亂象背后所潛藏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問題線索排查,從快從嚴、精準發力,對在整治過程中發現的吃拿卡要、貪污侵占、截留挪用、虛報冒領以及權錢交易等違紀違法問題,堅決依規依紀依法從重查處。
江城區紀委監委緊盯村干部直接承攬、變相承包、規避招標、干擾工程等違規違紀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共立案36人,黨紀政務處分36人。陽東區紀委監委對那龍鎮某村委會套取工程款、東城鎮某村污水處理池容積嚴重“縮水”等問題立案查處5人。陽春市紀委監委深挖基層黨員干部插手工程、收受賄賂、監管失責等問題線索,共立案36人,留置3人,3名涉案人員主動投案,推動公安部門刑拘11人。陽西縣紀委監委對重點問題線索實行提級查辦、掛牌督辦,共立案129件,黨紀政務處分117人,追繳金額168萬元。
陽西縣程村鎮委原書記盧關把公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工程款撥付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陽春市河西街道黨工委原書記王承鋒毫無紀法底線,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承攬工程項目、項目款支付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在紀檢監察機關的高壓懲治下,一批“靠工程吃工程”的腐敗分子無處遁形、紛紛落馬,最終難逃黨紀國法的嚴懲。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全市累計發現問題線索187條,立案203人,留置7人,查處腐敗和作風問題65個,批評教育和處理288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99人,挽回經濟損失1276.82萬元,形成強大震懾。
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同步加大對行賄行為懲治力度,堅決斬斷“圍獵”和甘于被“圍獵”利益鏈。如陽春市紀委監委對農村小微工程領域中設法圍獵、拉公職人員下水的社會老板從嚴懲治,立案行賄人員8人。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農村小微工程絕不容許‘蛀蟲’‘白蟻’的啃食蠶食。”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把案件查辦作為深化專項整治的有力抓手,始終保持高壓震懾,加強對相關問題線索的起底,發現一批、甄別一批,讓群眾身邊的“微腐敗”無處藏身。
標本兼治系統施治堵漏洞筑牢守護小微工程廉堤壩
既要雷霆手段抓整治,更需長效機制防未病。專項整治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把監督、辦案、整改、治理相貫通,針對查辦案件暴露的突出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紀檢監察建議,督促有關地區和主管部門舉一反三、狠抓整改,通過推動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機制,厘清職責權限,著力堵塞漏洞,規范權力運行,扎實做好查辦案件“前后半篇文章”。
陽春市紀委監委針對農村小微工程建設領域暴露出的陽春市財政局投資審核中心監管能力薄弱、第三方投審公司監督不力、監理公司履職不到位等問題,推動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撤銷原中心建制,升級組建陽春市政府直管的陽春市政府投資審核中心。新投審中心實現專業技術人員占比100%,增設事前評估、評估論證和概算審核3道專門針對工程項目立項階段的監管程序,打造“立項”到“決算”的全鏈條監管體系,確保財政資金“用得準、放得穩、管得嚴”。截至目前,該中心針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拆舊復墾、人居環境整治、集中供水等25個工程項目存在的偷工減料、結算不實問題進行全面復審,共節約財政資金2425.84萬元。
陽西縣紀委監委全面分析該縣農村小微工程項目現狀、存在問題及深層次原因,提出意見建議,形成《關于開展農村小微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的專報》呈報陽西縣委,縣委對專報給予肯定并要求進一步壓實農業農村、住建、財政等職能部門責任,在小微工程項目監管驗收、資金支付等整改整治上下功夫、見真章、動真格、出實效。同時,推動修訂完善《陽西縣實施鄉村振興限額以下工程建設項目發包管理暫行辦法(試行)》,印發《陽西縣工程質量安全手冊實施細則(試行)》等相關文件7份,進一步壓實發包單位主體責任,防止工程發包過程中的隨意轉包現象,有效規范竣工驗收流程,從源頭上保證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質量。
此外,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充分研判、歸納剖析,共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20份,推動建立健全相關制度33項,堵塞監管漏洞,進一步筑牢小微工程“防護堤”。其中,海陵區紀檢監察工委向閘坡鎮鄉村振興辦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建立制度2項,推動加強對鄉村振興項目的日常監管;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針對平岡鎮某村委會干部擅自發包集體項目問題發出監察建議書2份,要求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平岡鎮政府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確保農村用地審批、村務管理規范有序。
“小微工程承載大民生。我們將持續深化專項整治成果,把監督執紀執法嵌入鄉村振興全過程,以剛性監管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廉動力’,切實保障小微工程項目真正惠及廣大老百姓。”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